生活感悟

圈圈

Tess文章 圈圈     关于10.13号我写的学校让购买英语APP的事,等娃回来后,我问了他俩的意见,妞妞说她需要,愿意买,臭臭说他不想买。   我问臭臭,如果不买,影响你的英语成绩怎么办?   臭臭说,他想等等看,来验证一下不用这个APP是否真的能影响英语成绩,如果真影响了,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于是,我尊重他俩的选择,一个买,一个不买。   后续没有人再来找我让我买这个APP,从目前的事实来看,算是自愿购买。   10.13号文章发布之后,后台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我最后买了没有。   以上就对这件事的总结和对该问题的回答。   最后,谢谢大家对类似问题的积极讨论。   接下来写一些最近的趣事。   1.你可能并不了解你自己。   以前,我一直反对开快车,平时开车也很慢,高速肯定不超120。   但是,前天从展会回客户家里的路上,客户把车开到了250km/h,我忽然感觉不是一般的爽。     原来,我是喜欢开快车的。   到家后,他又换了一辆跑车,我俩重新上路。     你还别说,不同品牌的车飙起来就是不一样。   2.女人可能真的是善变的。   以前在网上看cyber truck,感觉可丑了。   但是,现实中却一眼沦陷,真是太帅了。   很多人遇到的情况是见光死,现在看来,不排除见面后起死回生。     在荷尔蒙的激励下,我马上冲上去要买一辆。   参展商说现场不卖。   我说没关系,等展会结束也可以。   就当我要想要去付定金的时候,客户提醒我怎么把车运回中国,要交多少税?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税费、运费,上牌等一系列的问题,放弃。 […]

圈圈 Read More »

被学校绑架的家长:他割了你的肉,你还要高喊割得好!

Tess文章 被学校绑架的家长:他割了你的肉,你还要高喊割得好! 01 最近经历了一件事,感觉非常不好。 学校让家长去购买一款英语学习APP,打完折720,并声称此次购买行为是自愿。 我所理解的“自愿购买”,就是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 考虑到娃要到周末才回家,还没有征求她的意见,于是就没有报名购买。 但是,家委却在群里@我,意思是,就等你们这3个没报名的了,不报名购买,就会影响英语老师布置的口语作业的完成进度。  Excuse me? Excusez-moi? 不是自愿购买吗? 带着疑问,我多问了一句:这个东西是英语作业? 结果,这一问,就捅了马蜂窝, 让一些家长激动异常。 实在不知道他们激动的点在哪里。 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强调这是“自愿购买”。 看到这里,是不是眼前浮现了赵高面前的那头鹿,以及“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的情景。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件简单的事: 01 学校要家长“自愿”购买某指定的英语学习APP,至于是谁指定的,未知,也没人向家长说明。 02 如果家长不买,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作业完成的进度,因为英语老师要在这个软件上布置作业。这就意味着,学生想要完成作业,就要必须要这款APP。 03 所以,家长不买这个APP的充要条件是:不介意自家孩子的学习进度受影响,不介意自家孩子是否能顺利完成作业。   试问,一个正常的家长,谁愿意自家的孩子学习进度受到影响? 我并不介意购买这个软件,我介意的是,明明是强制买的东西,却一直强调“自愿”,还要逼家长承认是自愿。 这种颠倒黑白、睁着眼说瞎话、用手中的权力强迫他人服从的事情,一定会影响孩子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让他们认为,只要有权,就能让他人服从。 看来,孩子是家长的软肋,这话一点也不假。 你有了软肋,他砍了你一刀,还要你夸他刀法好,砍得妙,砍完舒服得呱呱叫。 02 说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价值观扭曲的地方,出不来价值观正常的人。 当教书育人的地方也在睁眼说瞎话,堂而皇之地做着又当又立的事,你能指望他们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这种做法,不仅在操作上不透明,还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能力,而不是通过隐性强迫让他们接受特定的决定。 作为家长,我指出了这件事的本质,说出了事实,并提出合理质疑,反而被其他家长群起指责。 这种现象反映了一些人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也不愿意站起来的心理。 他们畏惧所谓的“权威”,在面对不公或问题时,不愿直视或讨论。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问题的受害人,但当有人试图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任何助力,却站在制造问题的一方,助纣为虐,去压制不同的声音。 正如同习惯了黑暗的怪胎,别人去寻找光明的,他们马上化身黑暗使者,竭力去阻止光明的到来。。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言传身教,你是什么样的家长,大概率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一个总是对别人虚情假意的家长,不太可能把真诚的品质赋予孩子。 一个总是对上司、权威点头哈腰、甘愿当狗的家长,不太会养出挺直腰板的孩子。 一个贪婪自私的家长,不太可能养出无私大度的孩子。 一个是非不分、善恶不明、逻辑混乱的家长,你想他的孩子成年后能凡事拎得清,看得透?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环境应当允许家长和学生表达疑虑、讨论问题,而不是让群体压力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不透明的规则。 强制就强制,非要说成自愿,还要让出钱的人一定承认是自愿的,恶心至极! 就这样。

被学校绑架的家长:他割了你的肉,你还要高喊割得好! Read More »

老板让你保持格局,可能只是想占你便宜

Tess文章 老板让你保持格局,可能只是想占你便宜 先从一个高大上的词说起: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种心理特质,指的是在面对外界刺激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和从容不迫的能力。 但如果公司老是让你有钝感力,可能是觉得你不够傻,不好PUA。 如果老板近期老是强调让你做个有格局的人,他可能是想在占你便宜的时候让你保持沉默。 认知是个好东西,但有时候,别人跟你讲认知,就是单纯地想在某件事上忽悠你。 你要是接受了他的忽悠,他可能会开始跟你讲颗粒度,直白说,就是和你讨论忽悠的细节。 当有一天,那人跟你说“我们已经完成了闭环”,意思是咱做到了逻辑自洽,可以出去忽悠了。 为了更形象地说闭环,举个例子。 美元降息,你可以骂美国卑鄙龌龊,稀释全球市场: 美元加息,你可以骂美国收割世界财富,无耻至极; 美元平稳,你可以说明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出现严重衰退。 结论,无论怎么样,都能支持“美帝是坏东西,美帝必败”的结论。 当有个人一直在那里讲“模式”时,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大词迷惑,你只要记住,所谓模式,就是一群人在做同样一件事, 而“迭代”,则是说这个模式太多人做,卷到做不下去了,需要回炉重造,搞点新东西继续忽悠人。 说完职场,再说点生活上的另类思维。 比如违法这个话题。 有人长期包养女人,那叫生活作风有问题。 有人包养女人一小时,那叫卖淫嫖娼,违法。 你去抢房加价卖出去,那叫投资房地产; 你抢票加价卖出去,那叫黄牛,违法。 你投资股票,那叫理财; 你打牌赢钱,那叫赌博,违法。 所以,你想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就得知道法律的底层逻辑,以及制定法律的人站在谁的立场。 怎么说呢,这个世界是个无时无刻不在博弈的世界,伟人也说了,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其乐无穷。 所以,下水要懂水性,博弈,则要懂人性。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通人性者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试图打压你,忽悠你、压榨你、掠夺你。 但是,只要你能看清人性,懂得事物的底层运行逻辑,就没有人能真正能欺骗你。 所以,做个聪明人吧。 今天就酱紫,该从假期中醒来搬砖啦!

老板让你保持格局,可能只是想占你便宜 Read More »

上海沃尔玛无差别砍人事件的背后

Tess文章 上海沃尔玛无差别砍人事件的背后 又是一起无差别屠杀平民的惨案,3死15伤。 案发地是上海松江区的沃尔玛超市。 时间是国庆节前一天,9月30日。 警方的通报写的很清楚,37岁的凶徒林某某杀人的原因是因为个人经济纠纷泄愤。 先说下我对凶手的看法。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 因为自己的无能无法解决问题就去拿局外人泄愤,这种人无论实际有多大冤屈,都不值得同情。 当他举起屠刀去伤害无辜的人的生命的那一刻,就已经证明了他是个是非善恶不分的蠢人和恶人。 恶徒林某某被捕时的样子。(如图) 如果你还在用“他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查一下他为什么砍人” 这种理由去为他开脱、同情他,那只能证明你要么是个道德B,要么是个伪君子,要么是跟林某某一样又蠢又坏的人。 无能狂怒去滥杀无辜的人,本质上和恐怖分子没什么区别。 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诉求得不到解决就去伤害无辜,以及更弱小一方,并企图以此引起外界关注,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真是极度的自私又愚蠢! 你问他为啥不去杀那些给他们制造麻烦的人。 因为他们无能啊,做不到啊。 他们连最起码的“冤有头、债有主”都理解不了,只能去杀手无寸铁、没有反抗能力的平民泄愤。 所以,如果你看到身边有人在为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叫好,赶紧远离。 因为没准儿哪天他愤怒了,转头就会拿把刀捅死你,因为你最好杀,最没防备,是他泄愤的绝佳对象。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很多问题被掩盖了,因为大家都忙着赚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各类问题都出来了,一些绝望的坏人和蠢人开始逐渐变得丧心病狂。 这个时候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做好安全防范。 1、不要轻易和人发生口角和冲突,能忍就忍。 你不知道和你起冲突的那个人是不是刚经历了破产、失业和离婚,是不是正处于发疯和崩溃的临界点。 万一你刚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就会选择和你同归于尽。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2、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扎堆。 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容易出事。 反观这两年出现的各种无差别袭击平民的案子,基本都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 所以,节假日能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这两年的节假日我都是带娃待在家里。 3、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特别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观察周围的环境。 就这样吧,活一天算一天,如果哪天真倒霉碰到了随机杀人的恐怖分子,只能自认倒霉了。 再强调一下,为恐怖分子的行径叫好的人,本质上也是善恶不分的恐怖分子,只是他们暂时还没表现出来。 遇到这种人,一定要远离。 祝大家平安活过每一天。

上海沃尔玛无差别砍人事件的背后 Read More »

国庆假期,你本可以避开花钱又受罪

Tess文章 国庆假期,你本可以避开花钱又受罪 1   我国庆假期到了,从9月30日下午开始,很多人又照例堵在了路上,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开七八个小时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们昨天去深圳验货,下午回程的时候,本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愣是被拥堵延长到将近4个小时。   不出意外的话,“高速拥堵”、“景区宰客”、“天价客房”这样的主题就会冲上热搜。 可以说,国庆去热门景点旅游,花钱又受罪。 问题来了, 为啥既然一开始都能预期到大堵车, 一开始就能预料到景区人很多,会宰客, 一开始就能想到物价,特别是住宿价会在这几天被刻意抬升,   每年仍然有很多人像飞蛾扑火一下一头扎进高速路上呢? 你一定会说,普通打工人的长假就只有春节和国庆,此时不出行,更待何时? 问题是,没有谁规定长假就要出行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所谓的“黄金周出行”呢? 这个概念是被谁炒起来的呢? 炒起来后,对谁最有利呢? 节假日高速堵车和景区拥挤的问题像是年复一年的固定剧本,所有人都清楚这些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却仍然一拥而上。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从众心理。 许多人出游是为了追求一种“群体归属感”,当一种东西成了习惯和社会期望,即使知道那样做没好处,或者是不对的,人们依然会跟随大流。 错失恐惧症(FOMO)。 人们担心如果不趁假期出游,会错过体验或失去放松和娱乐的机会,尤其是平时忙于工作的人更容易在假期感受到这种压力,即使条件并不理想,依然选择出行。 实际上,假期出行并没有让你放松,而是会比平时很累。也就是说,你做的事只是流于“放松”的形式,而忽略了“放松”的本质。 盲目乐观。 尽管现实已经多次告诉我们假期期高速路铁定会拥堵,景区铁定会爆满,但很多人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这次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或“我可以避开高峰期”,然而现实和预期往往不一致。 每次刷短视频刷到节假日交通大拥堵的时候,就想到一句话, “人类从历史上学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某些行为重复发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但出于各种心理因素还是会继续选择重复,这或许是人类行为中一种难以打破的惯性,人性使然。 2 国庆假期,除了堵车+多花钱+疲惫,还有其他的度过假期的方式吗? 当然有了。 在家里度过或者去周边小众景点就是不错的选择哈! 1. 看一些好电影 经典系列电影:像《指环王》三部曲、《007》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吸血鬼》系列、或者《星球大战》系列,这些电影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视觉效果,非常适合连续观看。 悬疑类的,像《盗梦空间》、《七宗罪》、《禁闭岛》、《嫌疑犯X的献身》、《消失的爱人》、《黑天鹅》、《致命魔术》、《记忆碎片》、《囚徒》。 治愈系影片:《怦然心动》、《菊次郎的夏天》,《返老还童》、《美丽人生》、《天使爱美丽》、《心灵捕手》、《幸福终点站》、《阳光小美女》,这些电影轻松温暖,适合假期放松心情。 喜剧片:比如《两杆大烟枪》、《坑蒙拐骗》《宿醉》、《阿呆与阿瓜》、《摩登时代》《低俗小说》、《单身汉》、《拜见岳父大人》。这些故事一定会让你在假期里开怀大笑。 2. 来一顿大餐 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就去餐厅预订。 或者,亲自动手尝试平时没时间做的复杂菜肴。 3. 阅读平时没时间看的好书 假期是个沉浸在书本世界的好时机。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科幻小说或你一直想读的作品。 书就不推荐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我记得曾经7天啥都没干,看了一本书的123456789, 看完后满足感爆棚。 4. 周边游 即便不远行,也可以在周边寻找一些安静的公园、森林或者河畔散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既能运动,也能调整身心,呼吸新鲜空气。 这些活动可以让你在家度过一个丰富多彩、身心放松的假期,在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同时,又能充实自我。 今天决定带娃看《阿甘正传》,吃一顿大餐,然后组装天文望远镜,晚上和他们一起看星星,让他们拍出人生中第一张星星图。 祝大家假日愉快!

国庆假期,你本可以避开花钱又受罪 Read More »

当你被假爱蒙蔽了双眼

Tess文章 当你被假爱蒙蔽了双眼 一朋友最近陷入了爱河,据他说,他和女友24小时都恨不得在一起,真正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在一起的时候,每隔三五分钟都要发给信息给对方。 我问,你们在一起都干些啥? 他说,无所谓干什么,就是想在一起,看到对方就很开心,每天啥都不想干,就想在一起。 然后,他反问道: 这不就是真爱吗? 我说, 这是被冠以爱情名义的激情,新鲜感过后,很快就会相看两厌。 你以为谈恋爱就是每天聊天吃饭看电影逛街这些轻松开心的娱乐活动吗? 还是如朋友说的,恨不得啥事都不干,整天粘在一起来消磨彼此的时间? 这些如胶似漆的行为,底色只是廉价的陪伴。 只有真正爱过的人才知道,爱情不是漫无目,不会让人感到无聊,更不会让人焦虑,因为它是双向奔赴的。而双向奔赴就决定就决定了不会存在上面这些东西。 爱情是有力量的,它带给人的东西也是正向的。 如果你所谓的“爱情”让你的工作、生活、学业变得更糟了,那一定不是真爱。 所谓相爱,是两个人在肉体上吸引,在思想上契合,在三观上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生活中一致的目标,且你们都在彼此对未来的计划之内。 你们会为了美好的未来更加努力地工作,牺牲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浪漫,甚至会为了未来的团聚而牺牲掉当下的团聚。 你们看似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但是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将对方考虑在内,并且朝着对方越走越近。 所以,当你有了真正喜欢的人,你的生活会充满动力,在疲倦而残酷的的现实面前充满斗志和希望,这就是爱情给予你的力量。 双向奔赴的爱情还在于,即便你狼狈不堪,对方仍然看得见你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质,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义无反顾地忠诚于你。 在爱情的加持下,人会变得勇于承担责任,让自己变强的同时,也让对方变得更加强大。 如《致橡树》所描述的那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和对的人谈恋爱,谈的不仅仅是爱,更是陪伴,成长,忠诚,信任,尊重,和不离不弃。 所以,你真的爱过吗? 如果恰好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好好珍惜吧。 人的一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三五年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那个人,也不要灰心,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是注定要发生的,与其沉溺于不可挽回的过去,不如去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明天到了,你会遇到谁?谁又会遇到你? 祝大家都能遇到双向奔赴的爱情。 即便遇不到,也不要随便找人搭伙过日子,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一时寂寞爱错了人,最终寂寞了一生。

当你被假爱蒙蔽了双眼 Read More »

盟友都对你见死不救,是不是你有问题?

Tess文章 盟友都对你见死不救,是不是你有问题?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CSTO),是一个由前苏联多个国家组成的军事和政治联盟,旨在维护成员国的集体安全和稳定。 该组织前身是1992年5月15日在塔什干签署的《集体安全条约》,2002年更名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主要成员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联合军事力量来应对成员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走私等问题。 同时,该组织也致力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集体防御支持,并在必要时为成员国提供军事援助。 貌似小乌攻入俄家的库尔斯克挺久了,集安组织成员国都没有出兵的意思。 为啥呢? 因为当信任和安全感消失后,任何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合作,都会名存实亡。 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行为威胁到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时,即使是长期合作的伙伴也会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和安全风险,名义上的盟友也不例外。 这种不信任和戒备在以下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1.互相提防与忌惮。 俄罗斯对乌克兰本土的侵略肯定使其他集安组织成员国认识到,今天的受害者是乌克兰,但未来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是自己。 俄的强势和独断让这些国家担心一旦俄罗斯需要巩固自身利益,它可能毫不犹豫地对所谓“盟友”施压甚至威胁。 意识到隐患后,他们一定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而不是全力支持大哥,谁知道大哥会啥时候心情不好了或者起疑心了,转头就揍自己一顿呢。 2.离心离德。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孤立无援不仅体现在国际层面,也反映在集安组织内部。 许多成员国(除白俄)对俄罗斯的支持表态变也得模糊或敷衍,甚至在一些场合表现出明显的距离感。 比如,哈萨克斯坦在冲突后公开表示不会承认乌克兰东部被俄罗斯控制的领土独立。 3. 对未来的重新考量。 集安组织成员国未来会更加注重国家自主性和独立决策权,更加倾向于强化自身的防御措施,并与其他大国(如中国、欧盟)加强合作,以平衡与俄罗斯的关系。 4.道德和利益的冲突。 许多集安组织成员国的公众和政府对俄罗斯的行为并不认同。他们既不愿卷入俄罗斯的军事冒险,也不希望因支持俄罗斯而陷入更大的国际孤立。 在道德和利益冲突下,这些国家在对待俄乌冲突时采取观望而不是支持。 忽然想到了一句话: 邪恶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盟友的。 坏人或许会一时得势,但下场一定是分崩离析。 所以,做个好人吧。

盟友都对你见死不救,是不是你有问题? Read More »

兼容不是迁就

Tess文章 兼容不是迁就 1 有人会把兼容和迁就弄混,一不小心就会被道德绑架。今天把这两个概念讲清楚,并延伸一点东西。 举个例子。 Tess外贸Club是个社团,我是创始人,经常会回复一些成员的问题。 但是,有些问题非常幼稚、且质量很低。 于是,我就告诉其他人,能在网上搜索到答案的的问题不要单独问我,不要问一些很空泛、价值观扭曲的问题。 此时,立马有人跳出来骂我不尊重人,别人诚心问问题还被羞辱云云,还指责我要有兼容性,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等等。 所谓兼容,就是我可以理解那些幼稚的、三观不正的人存在,不会极端地想把他们消灭,这就叫兼容。 但是,我不和他们为伍,这叫不迁就。 不迁就是保持自己的原则,不因为外界的无理取闹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和选择。 只有当一个人有明确的价值观和原则的时候,才可以吸引到真正与自己理念一致的人。其他人则会逐渐离开,各自找各自圈子里的人。 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一定要明白,成年人只能被筛选,不会被教育,因为想改变一个成年人的三观和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 知道他们为啥难以改变吗? 因为成年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环境中得到了深度塑造和强化。 这不仅由个人经历决定,也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圈子、文化背景和媒体环境的影响。 人与周围的环境是相互强化的,三观不同的人群往往各自聚集,彼此影响,不断强化认知模式,最终形成了固定的观念,令个人很难跳出自己的圈子去接受不同的观点。 这,就是信息茧房。 2   成年人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用已有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来理解和处理事情,而不是主动接纳新的思维方式。 当面对与自己三观不符的信息或挑战时,他们会表现出否认、合理化自己的观点,或回避等反应,从而拒绝改变。 其实,从心理学上看,这种一种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人人都有,只不过大家防御的触发点不一样。 我家有个亲戚,对美国和日本的恨以及对某伟大人物的崇拜,到了让人词穷的地步。 他平时挺正常的,但是,只要一说到美日,马上就爆发出要把对方碎尸万段、断子绝孙、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的模样。 一说到某伟人,那简直是十全十美,人类所有的伟光正的词汇都堆积到他身上都不足以形容伟人的伟大。 以至于让我相信,即便是伟人复活了站在这个亲戚面前亲口承认自己曾经做错了一些事和犯下的一些罪,他也一定会坚定地认为伟人是被迫认错的,是美国的阴谋。 你觉得谁有能力让这个亲戚不恨美日,不崇拜伟人吗? 再比如,最近一个10岁日本孩子在深圳被一中国男子当街捅死。 对无辜儿童下毒手这件事本来就是让正常人痛恨不齿的恶行。 但是,请看下面几个成年人的争吵。 你觉得他们能说服彼此吗? 三观不仅仅是思想层面的存在,更是一种习惯化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是多年来不断重复的结果。 改变这些习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持,这对于多数成年人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3   再说一个事实。 大多数成年人不会有强烈的动机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三观。 在没有足够强的外部刺激或内在驱动力,他们宁愿保持原有的观念体系,继续生活在熟悉的舒适区内。 知道为啥坐过牢的罪犯刑满释放后有很大概率会再次犯罪,再次坐牢吗? 那是因为成年人,尤其是已经走上犯罪道路的人,往往形成了固有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 这些模式在多年的生活中根深蒂固,很难通过简单的教育或短时间的干预得到改变。 而监狱中的教育或矫正措施往往无法触及这些深层次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所以,当你发现和某些人三观不合的时候,不用去改变他们,也不要想着消灭他们,只要远离他们就行了。 只有筛选出与自己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才能减少冲突和摩擦,共同创造一个更和谐的圈子。 今天就到酱紫吧。 9.22 中山线下聚会见。 截止到此刻(9.21日早上8点),这次报名已经有700人,果然是嘉宾的分享内容很吸引人。

兼容不是迁就 Read More »

Tess文章 悟 上周回国之前,拍了一张照片。 我端详着照片中的自己,没有了美颜和妆容的加持,眼角眉梢的鱼尾纹在苹果手机的高清镜头下一览无余。 那些皱纹静静地趴在那里,安静而坦然,仿佛在提醒我,人生已经过半,青春已远去。 依稀记得,过完三十岁生日后就开始焦虑年龄。 不过,由于工作太忙,慢慢的,似乎忘记了年龄。 四十之后,对衰老忽然就变得坦然了,而且生出一丝无所畏惧的豪情。 如今,我细细欣赏着脸上的皱纹,居然发现了鱼尾纹的美感。 我问自己,是否愿意重返青春? 认真思考后,答案是否定的。 回望过去,半生已逝。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对自己负责,对和我有关的人和事负责,我已经努力到无能为力,见了自己,见了众生,也见了天地。 所以,我无怨无悔,即便当下立刻死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皱纹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印记,每一道都记录着生活的经历和智慧的累积。 能在皱纹中发现美感,或许就是人彻底走向成熟的表现,从这个时刻开始,我才真正去欣赏生命本身的丰富与厚重。 岁月赋予了我们独特的美,时间给我们带来的深厚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这种独特的美应该是由内而外的,那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礼物,不能仅仅停留在皮囊之上, 而内心的平静则让我们能够坦然面对过去,在生命的旅程中走得坚定且充实。 今天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生活中的种种原因(包括无脑调休),总有一些人无法与家人团聚。 如果今天你是一个人,或许此刻会感到些许孤单和思念。但请记住,无论身在何处,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和你心意相通,他们的爱与关怀纵然隔着万水千山,也依然和你相连。 中秋的月亮,正是因为它的圆满,才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思念的力量。 希望你在这个节日善待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小美好,照顾好自己。 你并不孤单,至少今天Tess外贸Club还在陪着你。 节日快乐! 9.22,中山线下聚会见!

Read More »

谣言往往从大媒体开始

Tess文章 谣言往往从大媒体开始 1   2024年7月中旬,陆陆续续有一些朋友发了一篇文章给我,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认识我。 该文章来自拥有千万粉丝的大号“洞见”。 文章的题目是:三观不破,你赚不到大钱 文章写了一个和我同名同姓同样做外贸的女商人冉凌燕的故事,故事全程很浮夸,案例有点《一个人的外贸江湖》里萧懿的影子。 我是这本书的作者,我叫冉凌燕,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在写我,特别是那些看过《一个人的外贸江湖》的人。 我把文章转给法务,问这算不算造谣。 法务说,全国又不是你一个人叫冉凌燕,说不定人家写的是别人呢。 法务的话很有理,虽然我在书中确实写过类似的案例:萧懿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和前辈接待过前辈的客户,在接待客户之后客户指定要萧懿跟单。 萧懿也确实告诉那位前辈不会分她一分钱佣金,但20万这么浮夸的金额,不知道作者是从哪里弄的。   作者一定不知道,对于一个家庭经济条件偏下,在大学开学第一天都想着提前毕业去赚钱的大学生来说,别说是20万,就是两万,那吸引力也是杠杠的。   后来,再有人把这篇文章甩给我问是不是我的时候,我也懒得解释了,直接说不是。   讲真,这篇文章为我带来了很多困扰,因为那段时间老是有人过来找我求证,要知道,club会员都有37个群了。   以至于群主也不胜其烦,过来问我要不要集中解释一下。   “洞见,这样的大号发的文章中的案例居然如此浮夸荒唐,实在匪夷所思。 他们指名道姓地说某个人,不就是为了证明事情的真实性吗?   有多少读者能意识到,他们的案例是胡编乱造的呢。 2    我以为这件事过去了,没想到前几天又出幺蛾子了。 这次不是自媒体,而是一些传统严肃的纸媒在胡编乱造了,造谣的主角是南方都市报。 发现这篇文章的,又是一个外贸人。 文章链接:夜读 | 一个人想赚钱,不只靠拼,靠“装” 又是一个不要佣金的故事。。。。 在《一人人的外贸江湖》卷1、2、3里,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案例,可这篇文章中的案例又有书中案例的影子。 萧懿对钱的渴望如此强烈,即便她暂时放弃暂时的利益,所图谋的一定是更大的利益。 所以,我严重怀疑这作者是不是买了盗版书,毕竟,市面上《一个人的外贸江湖》系列的盗版书已经猖獗到无法收场的地步了。 近期法务在维权的时候才发现,山东某地的新华书店也在卖这本书的盗版书。 有个卖盗版书的人举证,说他们书是从新华书店批发的 很快,又有小伙伴发了其他文章过来,我这才发现,更早发布这篇文章的媒体是“读者”。 《读者》可是我青少年时期的白月光,虽然毕业之后就很少看了,但毕竟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看到现在,他们的水平沦落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滤镜碎了一地。   3      更没想到的是,“洞见”这个号好像跟我杠上了。 9月11号,有Club的会员发来了他们的造谣文章,这次连Club会员都觉得荒谬得不能忍了。 这篇文章的指向性比7月份那篇更加明显,谣言也造得更离谱,更加信口开河。 文章链接:远离那些爹味太重的人 不过,貌似我仍然不能告他们侵权,他们依然可以说中国叫冉凌燕的人不止我一个。 由此可见,“洞见”这公众号,虽然是大号,但格调相当低。 用鲁迅当封面,真是侮辱了鲁迅。 所以,千万别轻易相信什么大号啊,权威什么的。

谣言往往从大媒体开始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