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25岁,负债50万,无业,家贫,要去死吗?

Tess文章 25岁,负债50万,无业,家贫,要去死吗?   01 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吓了一跳。 单看条件:“25岁,负债50万,无业,家贫”,很绝望。 这个时候去死,可以一了百了,毕竟,人死债销,债主总不能找死人要债。就是打官司,被告灭失了,官司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换个角度看,如果你是一具尸体,付50万就可以获得一个从25岁开始、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你会不会出价买? 彻底绝望的人可能还是会选择去死,有点希望的人大概率会考虑从头再来。 来说说我的观点: 欠债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有些人压根儿借不来钱。 25岁,靠自己的能力能借50万,也算是头脑灵活、有点想法的人,大可不必为了眼下的50万债务去放弃未来的人生,因为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特别是对头脑灵活、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说。 债主主要是想要钱,不是想要欠债人的命,因为欠钱的人死了,他们的钱也就彻底打水漂了。 所以,好好跟债主谈谈,他们若不是黑恶势力,恰好想杀个欠债的人立威,通常是不会让债务人走投无路的。 能争取到时间,就能为自己争取来机会改变现状。 债务并不是绝境,而是人生中的游戏通关。 大约四年前,Tess外贸Club有个老会员欠债50多万,上有老下有小的,房子都面临着要被执行走的风险。 他来找我借钱,我没借,而是告诉他走出债务泥潭需要怎么做。 2024年11月,他来找我,说债务已经还清,并对我表示感谢。 以上就是一个成功从债务的泥潭里走出来的普通人的感悟。   02 希望这个年轻人能明白,不仅仅是普通人,很多成功人士都经历过债务危机,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坚持和努力成功翻盘。 距离我们比较近的成功人士就是老罗,老罗的“真还传”确实让人敬佩,让很多有钱不还的“老赖们”汗颜。 最后,我想对求助人说几句话, 我们素未相识,你能发信息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很感谢。 如果现在的你能冷静面对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未来的你回头看时,会感激自己当初的坚持和努力。 50万的债务可能看起来很多,但放在人生的长河中,完全可以化解,用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还清,都是可以接受的。 就是去深圳加入美团外卖的大军,只要好好干,月入过万也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迈出第一步,不要好高骛远,先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然后逐步改善现状。 没有人可以真正帮你,只有你自己。 希望你一切安好,先把年过了,睡一觉,吃好喝好,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如果你都不在意生死了,其他的事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Tess 2025年1.17

25岁,负债50万,无业,家贫,要去死吗? Read More »

要不,我发个广告吧

Tess文章 要不,我发个广告吧 转发了个寻人启事,号被封了3个月。 在别的号发了个牢骚,又被捂嘴。   不过,好在终于立案了,有希望把人找回来了,也算是件好事。   只是,这张立案通知书的代价有点高,未来三个月公众号废掉了,定好的广告要取消,不但没有任何收益,还要赔偿人家违约金。   可见,转发寻人启事要慎重。即便信息是真的,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转发,万一是假的,那我要受到的处罚就不仅仅是封号了,说不定就寻衅滋事给抓进去坐牢了。   不过,和一条鲜活的人命,以及人命背后的整个家庭的悲欢相比,其他的真的不算什么。   最倒霉的是公众号的小编,他要为此失业三个月了。   年前猝然失业,换谁都不好受,但我也没办法啊。     求助者很愧疚,不断问如何补偿我,     其实,她大可不必内疚。   她在努力找回自己的亲人;我在努力凭良心做事,都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自发地做一些事,没有任何利益的驱动。   虽然最终事情的结果有利于她、有害于我,但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尽了她的义务,我尽了我的义务。   既然如此,那就各自承担后果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做好事需要能力、勇气和坚毅。   在帮助别人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些事:   如果能力不足以自保,就别做。   因为这可能不但帮不到别人,还会害了自己。   如果不足够勇敢和坚毅,也别做。   因为这容易半途而废,而且将来会后悔,最终落得个别人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的结局。   但是,如果你想好了,那就放手去做吧。   不用担心我,我做的每一件事,都考虑到了最坏的结果,我知道那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有一天,我自身难保,忽然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或者淹没于荒烟蔓草间,你们需要立刻把我忘记,向前走,别回头。   你要学会坚强地活着,学会自救,或者去寻找更强的帮手。   黑夜不会永远持续,有裂痕的地方,就是光能到达的地方。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想补偿我,可以去微店买点年货,你得到了货,我赚到了钱,促进了消费,响应了国家号召,一举4得。 反正有些东西都是要买的,为啥不在我这里买呢   特别是Tess

要不,我发个广告吧 Read More »

当时明月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Tess文章 当时明月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01 网传当年明月疯了。 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他在《明朝那些事儿》结尾部分写的一句话: “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年明月用文字给无数人带来启迪,让人们在历史的尘烟中找寻智慧与清醒。然而,一个洞察历史复杂性、追求自由洒脱的人,最终选择了进入了僵化且不自由的体制内。   他真疯了吗?   还是这个社会让我们都疯了?   他身上反映出的知与行的撕裂,足以动摇很多人的底层价值观。 “知行合一”看似简单,但在现实中极难企及。就如同我们清楚地知道理想的方向,却常被现实的泥淖拖住双脚那样。 我在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从他的文字中读到了一种清冽的透彻,他让我明白,历史如一场场轮回,功名利禄终究敌不过个人的自由与清醒。在他的启迪下,我选择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然而,我不明白的是,在版税足以让他一生财务自由的情况下,他却选择了进入体制,去了一个许多人眼中象征“不自由”的地方。 现在我似乎明白了,清醒的人并不总能活在自己的理想中,他们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桎梏。   02 知行不合一,始终是许多人的终极痛点。 我们明白该如何选择,却发现迈不出那一步; 我们看清了方向,却被环境和现实所迫,不得不偏离轨道。 只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大家无论如何不要被现实裹挟,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你要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对抗,正是人生的主旋律之一。 良心是底线,它让我们在追逐理想的路上,不至于迷失在世间的污浊中。 丢掉良心,理想便可能成为贪婪和权力的工具。 理想是灯塔,它让我们在妥协中依然知道为什么而活,即使卑微,也活得有方向感。 丢掉理想,我们只会沦为随波逐流的行尸走肉。 现实往往逼迫我们妥协,有时为了生存,有时为了前行。 曾经的我以为妥协是对理想的背叛,现在我觉得妥协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妥协后忘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良心可以适度让步,但不该被彻底抛弃;理想可以暂时沉寂,但永远要留在心里。 03 当年明月疯了吗? 如果他真的疯了,疯的不是人,是这个社会。 在一个推崇快餐化成功的时代,坚守理想显得奢侈,保持良心显得天真。 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而丢弃灵魂,把自己装进名利的枷锁中,最终迷失自我。 社会的“疯狂”在于,它鼓励人们用物质成功定义人生,却忽视了精神的自由和内心的安宁。 它让人们把短暂的利益当成永恒的目标,却漠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追求。 我们以为那些保持清醒的人是“疯子”,但真正疯掉的,或许是盲目随波逐流的“正常人”。 “当年明月疯了”可能只是一个无稽之谈,但它提醒我们:知行合一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做到完全一致,但只要守住良心、坚持理想,哪怕在现实中屈服,也不会彻底丢失自我。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适度疯一下也未尝不可,就当休息了。

当时明月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Read More »

接受突如其来的失去,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Tess文章 接受突如其来的失去,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有些事、有些人会一直在那里,需要的时候,一伸手就能够到。 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会一直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人会一直始终如一地陪在你身边。 人生无常,如果学不会欣赏无常之美,就会经常陷入负面情绪中。 所以,当我们面对世事无常的时候,不妨试着站在更高的视角,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一切。 如果做不到理性,也可以通过降低期待去缓解痛苦。 期待本身是一种对未来的设想,但它往往与现实有偏差。当我们不再对某种结果抱有执念,就能在失去时更加坦然,从容接受。 降低期待会减少失望,并不说让你变得麻木不仁,或者对生活失去热情,而是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波动。 当我们放下过多的奢望时,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惊喜蛮多的。 比如,你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对你好,即便是父母,也是抱着养儿防老的心态,你明白所有对你好的人都是有所图的,不是情绪价值,就是物质利益,或者二者兼有。 假如你能真正明白这些,当你发现有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委屈,因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啊,别人为啥要对你好呢? 因为人生无常,所以要珍惜每一次美好的相遇,这些美好的相遇都是生命馈赠的礼物。 或许这份礼物的保质期并不长,但不用担心,本来不同东西的保质期就不同,有的很长,长到你有了他们一直都在的错觉,有的很短,短倒转瞬即逝。 对于保质期长的礼物,不要肆意挥霍,要珍惜,尽量慢慢享受。 珍惜并不是刻意的维系,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用心去感受每一刻的美好,用真诚去回应每一份情感,太刻意,则会破坏这种美好。 对于保质期短的礼物,在有效期内好好享受,这就是对生命馈赠的最真诚回应。 如果你能把这篇文章读到这里,我想最后给你一个建议,那就是学会与自己相处,不要总想着陪伴他人或者被他人陪伴。 人的一生,唯一不变的同伴就是自己。 与自己相处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意味着我们既能够独自面对、消化各种负面情绪,也能独自欣赏、享受生活的美好。 当学会了与自己和平共处,就能在失去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在孤独中体会宁静的喜悦。 失去与得到构成了人生的完整面貌。 失去让我们变得坚韧,惊喜让我们怀有希望,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受失去,是一种成长;珍惜惊喜,是一种感恩。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人生的路上,每一次突如其来的失去,都是对我们的考验;每一次不期而遇的惊喜,都是对我们的奖励。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愿我们都能以坦然的心态接受离别,以感恩的心情迎接相遇,并在无常的生命中找到永恒的片刻,在变幻的风景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今天就这样啦,祝大家搬砖快乐! 忽然发现,我跟动物在一起的时候,随便怎么拍都好看,完全不用P图。果然,畜生和人还是不同的。

接受突如其来的失去,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Read More »

一定要重视真心夸你的人

Tess文章 一定要重视真心夸你的人 如果说做生意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消费者的评价就像是指路的路牌。一块指着“此路不通”的差评(非恶意差评),另一块指着“前方有光”的好评。   过去,我更重视“此路不通”的警示牌,因为它更能帮我们避免掉坑。   现在,我发现“前方有光”的牌子也能为提供相当不错的指引。比如昨天一位消费者为我们卫生巾和安睡裤写下的评论。 前方有光,究竟照亮了啥?   人都喜欢听好话,特别是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一堆“吹爆”的评论,满屏的“666”,它们的确能瞬间抚平你内心所有的焦虑感,至少在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或者努力全都值得。   但是,如果你停留在“沾沾自喜”的阶段,那就是暴殄天物。   在我看来,好评最大的价值不是提供情绪价值,而是告诉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   是产品的质量特别好? 是包装设计让用户倍感贴心? 还是售后服务从不掉链子? 抑或是质优价廉?   当我们从好评中找到了用户特别满意的点,就能把这种“做对”的模式固化并放大,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优点。   再比如大家对“Club会员”的三万多条的好评里,我们发现消费者说的最多的就是“物超所值”。 从评价里我知道自己的卖点在“物超所值”,接下来我就会进一步强化这一点,提供出更多的、能够在市场上看得到价格的东西,让“物超所值”不但从体感上能体验出来,还能在直接从价格上比较出来。   举一些直观的例子:   截止到今天,club分享的关于“开发客户”主题的的分享已经有28个,每个1.5小时,总计42小时,纯干货,无广告。   如果你去参加培训,按照每天纯培训时间8小时,那就是5天半。   如果你要去社会上次参加一个为期5天半的“开发客户”的培训,19个讲师轮番上场,其中还包含行业大咖,你觉得学费要多少? 买课机构收你10000都算良心价了吧? 开发信主题分享过两次,一共3小时的分享视频。 你报名参加一次和开发信相关的课程,费用多少? 卖课机构收你1980都算良心价了吧? 建站+SEO一共19个分享视频,纯分享28.5小时;按照一天8小时的培训,就是三天半的培训课程。 你报名参加一次为期三天半的建站+SEO课程,卖课机构收你5000算良心价了吧? 关于分享国际物流的有8个,总计12小时。按照每天培训8小时算,也有1天半的时间。   里面有关于物流里的各种避坑指南,分享人有老货代,还有货代的律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货代的律师来这里分享如何防止货代坑外贸企业,算是背叛了他的客户呢。   你参加一天半的闭门物流避坑培训(海运+空运),需要多少培训费? 卖课机构收你两千不算多吧? 国际贸易纠纷分享,一共有8个,总计12小时,分享者全部是业内实力雄厚的律师。按照每天培训8小时算,有1天半的时间。   你要找律师去咨询国际贸易纠纷,需要多少钱? 周誓超律师的咨询费是一小时1500. 客户接待主题一共有9个视频,一共13.5个小时。 你在市场上去报名参加展会客户接待,闭门培训一天半,找4个讲师,卖课机构收你两千不算多吧? 财税分享11个,一共16.5个小时。 你要去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外贸闭门财税培训课,9个业内专业人士讲解,涵盖公司和个人的方方面面的财税培训,你觉得培训费要多少? 收你个一两万不算多吧?

一定要重视真心夸你的人 Read More »

认栽、买单、离场

Tess文章 认栽、买单、离场 有个叫小A的男人求助,说他同时爱上了两个女人,希望通过我的分析和建议让他看清楚该选谁。 我说应该选第二个,爱情是排他的,若真心喜欢第一个人,便不可能再爱上第二个。或者,一个也不选,因为哪一个都不是真爱。 人类的情感比较复杂,所谓的“爱情”,并不一定总是单一或绝对的。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满足了他的需求(比如一个满足了他对情绪价值的需求,一个满足了物质需求),而产生“同时爱上两人”的错觉。 这种情况下,他所谓的“爱”是一种多重情感的分散,而非真正的爱情。 所以,既然不是爱,那就谁都别选,等自己的真命天子/女出现就行了。 不知道小A的第一个女人是否已经和他结婚,是否发现了他的异常,是否在对他各种试探,把自己搞得跟精神病一样。 其实,有些事不用试探,感觉不对劲就是不对劲。直觉是前兆,细节就是答案。 不断试探不仅伤害自己,也可能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厌烦,导致恶性循环,还不如开诚布公地跟对方谈一下。 如果对方不敢面对质疑,甚至都不敢承认他对第二个女人的感情,说明这个男人不值得再和他继续下去,要果断结束关系。 因为一个连自己的真实感受都不敢面对的人,你很难对他在其他方面有太多期待。 这种人缺乏担当,希望两边都不放手,但又不愿承担对两方造成的伤害。 缺乏担当的人往往也优柔寡断,无法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既对自己不负责,也让周围的人陷入困境。 最致命的一点,逃避行为意味着他在其他方面也不够坦诚,很难让人对他的承诺或行动产生信任。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基,你不可能去和一个戴着面具、且不信任的人发展一段稳定的关系。 在感情中,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深深扎根,逐渐侵蚀感情的纯粹性和稳定性。 而所谓的“破镜重圆”论,不过是人类的自我欺骗和美好愿望。所有人都知道,镜子破了就是破了,再高超的技术也不可能让它恢复如初。 即使双方努力修复关系,裂痕仍然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刻被触发。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让怀疑重新回到心头,像一根刺一样扎得双方都不爽。 这种反复出现的不爽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双方都感到疲惫和失望,最终还是以崩盘分手。 只不过这时候分手,连个美好回忆都没有了,通常都是以撕逼结束。 你一定要记住:当信任消失,关系的生命也随之结束。 有些人进入我们的生活,陪我们走过一段路程,就像火箭推进器一样。助推器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脱落。 这些人并不具备陪你飞到更高地方的能力。他们不是坏人,只是不顺路而已。 另外,给别人第二次机会,就像给了他第二颗子弹,弥补他第一枪没有把你打死。 最后提醒一点,爱是会消失的,人是会变的。 你18岁爱上的人,30岁爱上的人,40岁爱上的人,有99%的概率不是同一个人。很多人的白头偕老,并不是爱情,而是利益权衡之后的妥协。 总之,你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及时止损,认栽、买单、离场。 就这样了。

认栽、买单、离场 Read More »

你要理解这些变态/反常行为的背后的逻辑

Tess文章 你要理解这些变态/反常行为的背后的逻辑   01 你肯定遇到过这种人: 他们对你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如兴儿对王熙凤的评价“明是一盆火,暗地一把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你一定还见过这种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还有一类人,对于某个组织,一边嫌恶,一边加入。   或者对于某种社会现象,一边鞭挞,一边羡慕,就如同他们骂特权,却想要特权,成为人上人。   我对这个话题的思考,源自偶然又必然的一次吃瓜。   偶然,是因为这个瓜是一个陌生人发给我的,属于意外之瓜。。   必然,是因为外贸圈很小,人多眼杂,即便是在一个自认为私密的环境里,很多消息还是瞒不住。   简而言之,就是一群人在讨论Tess外贸Club和Tess本人,总结起来有5点:   1.Tess外贸club是割韭菜的, 2.年会嘉宾分享的毫无意义,一定和Tess有利益勾兑; 3.Tess像是个做微商的,看着恶心,Tess且对分享嘉宾态度恶劣; 4.一个叫“X姐”的比Tess厉害多了; 5.撺掇他人退费,她自己不退费,继续待在会员群里。   还有一个男的,一边在朋友圈发年会现场的照片,吹捧Tess外贸Club,一边在这个群里和那个女的一唱一和诋毁Club。   02 今天我们从心理学和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类人变态行为背后的动机,毕竟大家都有可能和上面这类人打交道,他们甚至可能是我们的同事、亲戚、“朋友”。 1. 利益依附与认知失调 所谓“认知失调”,即:一个人同时持有相互矛盾的态度或行为,会感到心理上的不安,从而通过攻击或贬低他人来减轻这种不安。 这些人确实从Club中获得了实际的好处,但他们的内心感到矛盾。 一方面,他们意识到俱乐部有价值并希望继续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他们有某种不满情绪,或者出于嫉妒、攀比心理,试图通过攻击我和俱乐部来平衡内心的不适。 2. 嫉妒与控制欲 作为外贸圈的一个小小的公众人物,我的小小的成功和Club的持续发展一定引发了一些人的嫉妒,特别是一些自视甚高,但成色是“不过如此”的人。 他们觉得我作为领导者获得了太多的认可和利益,他们自身的价值没有被足够体现和重视。 于是,他们通过诋毁或造谣,试图削弱我的权威,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或者控制感。 据我长期观察,几乎所有对Club和我的诋毁的人,总是会伴随他们在计算我从Club里赚了多少钱。 你看,心理学是很有用的,不但把你看得清清楚楚,还能预测你未来的行为。 3. 寻求群体认同 在团体中,批评领导者或组织者有时是一种“逆反从众”的行为。 他们试图通过贬低我来赢得其他人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对club或我的个人风格有所不满的人。 通过形成“反对派”的小团体,他们感到更有力量和归属感。 如果实在在内容上找不到攻击点,就会从当事人的着装上、气质上,甚至走路姿势上入手,反正是要攻击的。 就像这样: 你看这个叫Yolo的,从聊天中,可以看出她对Club特别不满,结果一查资料,乖乖,人家是24群的,2022年就加入Club了,如今Club的39群都快满了。 你说,这个Yolo长期待在我的Club里想干啥? 4.

你要理解这些变态/反常行为的背后的逻辑 Read More »

2025,活在当下,去TM的

Tess文章 2025,活在当下,去TM的 2024年在一片哀嚎、愤怒、抱怨、无奈、迷茫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有人说,这仍然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就如同2019年年末有人预测2019年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那样。   于是,这些可怕的预言让人们更加悲观、更加绝望,更加迷茫。   从外贸人的视角看,全世界范围的需求疲软已是既成事实,加之国际政治形势导致的汇率波动、供应链不稳等因素,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难是真难,卷也是真卷,但日子也一样是要过下去,一天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少一秒都不行。   既然无论如何日子都要过下去,那为什么要焦虑?为什么要迷茫?特别是,当你的焦虑和迷茫暂时无解的时候,何不放下一切,用轻松快乐的心态去活在当下呢? 当你轻松快乐地活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四天。。。。。,忽然有一天你回头看看,会发现自己即便当下死了,也会死而无憾。   所以,   你孤独吗? 如果孤独,就去找同类,同类的陪伴和心灵的触碰才能给你真正的慰藉和温暖。   你贫穷吗? 如果贫穷,就去找勤奋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努力会让你明白,财富的种子往往埋藏在汗水里,需要用坚持去灌溉。 你会发现,真正改变命运的,不只是机会,还有你不断奋斗的双手和从不放弃的心。真正击退贫穷的,不只是财富的积累,还有思维的突破,和脚下的每一步行动 你恐惧吗? 如果恐惧,就去找勇敢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勇气会让你战胜恐惧,勇往直前。   你会发现,真正点亮黑夜战胜恐惧的,并不只有太阳,还有内心的火,和眼中的光。   你迷茫吗? 如果迷茫,就去找清醒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方向感会让你看清道路,坚定前行。   你会发现,真正驱散迷雾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信念。   你疲惫吗? 如果疲惫,就去找有激情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热情会点燃你的斗志,唤醒沉睡的力量。   你会发现,真正滋养生命的,不只是休息,还有燃烧的梦想和心底的渴望。 看到了吗?除了生死,剩下的问题都是有解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有过着快乐轻松的生活。   就如同年会的分享嘉宾Eva,在没有钱去投资付费的获客渠道的时候,她选择了去找同路人,从同类那里汲取能量。   最终,她通过Club提供的某一款可以免费试用的找客户软件,开发出了客户,赚到了桶一桶金。   而另外一位分享嘉宾刘艳,她则是利用了自己曾经是程序员的优势,利用过去的资源,让朋友开发出一款插件,这个插件会让人在1-20分钟把一周的活儿给干完。   特别是那些希望做短视频营销引流的人,在初期想去找行业内的优质账号,要分析这些账号的数据,这款插件绝对是个神器。   比如,输入关键词“stationery”,你就可以找到和这个产品相关的优质账户,且看到详细的分析。 这个插件,将来也会让Tess外贸Club的会员免费试用。   所以,亲爱的小伙伴们,当你觉得前途一片黑暗的时候,不要灰心,不要气馁,不要焦虑,不要懦弱,所有的问题,除了生死,都是有解的。   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山丘,终会在脚步的丈量中化为坦途。   记住,困境是人生赠与你的历练,而解开难题的钥匙,往往就藏在你内心的深处。

2025,活在当下,去TM的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