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文章

这种业务员,老外和国人都喜欢

Tess文章 这种业务员,老外和国人都喜欢   01 有人说,相对于中国人,老外更热爱生活,很多60岁以上的人会坚持每周骑自行车,爬山游泳。 还说老外更看重家庭陪伴,如果一个中国外贸业务员身上能有一些类似“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标签,会更容易引起外国客户的好感。   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有点以偏概全,主次不分。   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做生意,他的第1个诉求就是赚钱。   你想让他喜欢你,欣赏你,成为他赚钱的得力助手就行了。   做到这点,便可以让99%的商人对你欲罢不能,忽略甚至不在乎你身上的其他缺点。   看过《一个人的外贸江湖》的小伙伴普遍认为萧懿很厉害。   如果要问他们萧懿哪一点厉害,他们会说出很多点,比如博学、努力、聪明等。   这些点的确很重要,但并不是萧懿成为一个厉害业务员最重要的点,它们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   萧懿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帮客户找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让客户赚到更多的钱,或者是帮客户解决掉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且这些难题都是和钱息息相关的。   可以去看一下书中所列举的每一个案例,它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萧懿的帮助下,客户赚到了最多的钱。   如果一个人既能让你赚到在别人那里赚不到的钱,同时又很有趣, 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呢?   如果我处在客户的位置,也喜欢这样的业务员啊。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一个让客户喜欢的业务员就是能让客户赚到满意的钱的人。   在此基础上,身上再附加其他的标签,便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如果失去了让客户赚钱的功能,即便你身上有再多的标签,也没太大用处。 如果一定要找出老外和中国人对业务员的要求有哪些不同,只有一点非常显著: 老外通常是先办事,再交友, 中国人则倾向于先交友,再办事。   老外没有中国的酒桌文化,两个陌生人在合作初期都会倾向于先把事情办好。如果事情办得好,又比较聊得来,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发展(约吃饭,约运动),最终慢慢变成朋友。   中国人通常会把这两件事反过来做,我们在办事之前,会先想跟一个人搞好关系,等关系好了之后,再去谈生意。   听说那些请人吃饭的人,刚开始是不谈事情的,一直等到大家喝的差不多了,头晕晕的,才开始谈事情,或者拿合同出来让人家签字盖章。   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带有坑蒙拐骗的性质。   脑子都懵了,这个时候让人签合同,或者是承诺办一些事情,不是给人家挖坑吗?能代表别人的真实意愿吗?万一人家清醒后反悔怎么办?   我从来不考虑做传统内贸,就是因为我不认同内贸市场中所奉行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和我所信奉的东西是背道而驰的,只能敬而远之。   02

这种业务员,老外和国人都喜欢 Read More »

理论和实践会打起来吗?

Tess文章 理论和实践会打起来吗?   01 上个月去给一场比赛当评委,有幸结识了一群自不同高校的老教授们。 社会对高校老师的主流评价和印象是,理论丰富,实践不足,或是没有实践。   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这类专业,似乎真的没有哪个高校的老师真的会去一线做业务。   我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在外贸一线,眼界广阔,经验丰富,绝对比这些“老家伙”们更务实,更了解外贸的现状。   但是,在和这些“老家伙”们接触之后,发现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交流起来都毫无障碍。   这一度让我陷入迷惑:他们真的只是老师,从来没有做过外贸?   带着疑惑,我找到了主办方的负责人C女士,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C女士说: Tess,这些教授们都是圈子里TOP级的人,很多高校的教材都是他们编的,你不会真的认为他们完全是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吧。 我又问:那为什么很多老旧教材至今不改,难道不是因为这些编写教材的人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吗? C女士摇摇头说: 现实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你都说了,跟他们交流起来毫无障碍,你去跟一个刚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聊聊,看看有没有障碍? 最后,C女士说:“明天有一场聚会,来自全国四五十家高校的一线教师会过来和企业评审交流,你可以再跟他们聊聊,或许,到时候就会知道,一线骨干教师和业内TOP级的老教授的不同。”   02 这次的评委经历,改变了我对一些事一些人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正是来自全社会。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社会对他们期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率下降。 很多人把责任推到高校老师身上,认为这是老师造成的。   的确,若老师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很难教出有实践能力的学生。这个逻辑貌似完美闭环。 之前我完全认同这种观点,现在并不完全认同。 比赛结束后,我一直在想,高校教师和企业之间如果能建立密切的联系,或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早地知道社会对他们能力的需求和期待,从而提高就业率。 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刻板印象,也需要被打破。 于是,我就请了一些高校的外语学院的老教授和年轻教师作为Club本次年会的嘉宾。   他们年龄不同,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即将退休,有的正是处于干事业的年纪;   他们的学校不同,有的来自重点大学,有的来自普通大学。   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对口的行业就是外贸。 他们将会对每位分享嘉宾所分享的主题进行点评,并进行提问。   点评和提问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功底。 到时候大家会看看,一群理论丰富的人和一群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希望Tess外贸Club能作为一个桥梁,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最终真正能为社会做点实事,比如 ,解决一部分企业招人和大学生就业问题。 好啦,搬砖去啦。 12.29,广州见! 年会人有点多,如果想占到好位置,最好提前一天到,第二天一早到去领号码牌。   所有人须对号入座,今年年会有职业保安公司负责安保,入场需安检,不要带违禁品(化学品、易燃物质或其他危险物品、枪支、刀具、爆炸物等任何形式的武器、酒精、非法药物或未按规定处方的药物、未经批准的宣传材料、传单或任何形式的广告物品)   另外,不接受现场报名,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12.29之前不是Tess外贸Club会员,是无法入场的。

理论和实践会打起来吗? Read More »

她一直坚持不花钱办小事,花小钱办大事

Tess文章 她一直坚持不花钱办小事,花小钱办大事   01 给一个朋友show了一下Club年会的报名情况,他惊得下巴都掉了,并问了好几遍: 你确认只是发个通知,这些人就能去现场?   你确定没有会务组,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是自发来免费干活的志愿者?   我说是的。 朋友感慨道: 我们举办一次两三百人的活动,会务组得十几个人,前前后后忙活一个多月,光打电话通知与会者就得三次:会前一天,会前一周,个人报名后。   有时候,还得用礼物引诱一下,就这,都不能保证那些人一定来。   更让他不理解的是,除了新疆,西藏,宁夏,各个地区的企业都有来,最远的来自黑龙江。   算起来,有两百多家外省和海外的外贸企业千里迢迢或者万里迢迢飞过来参加club的年会,更不要说有主场优势的广东本地的外贸企业了。 朋友百思不得其解: 你是怎么做到让别人心甘情愿来的?   我说很简单,给会员看一下要分享的内容,他们感兴趣就会来。人嘛,总是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流动。   我的轻描淡写引起了朋友的好奇心,等他看完各个嘉宾的PPT,决定取消29号的早已预定好的行程,临时转道去广州参加Club的年会。   他是做跨境电商的,此行的目的,是要去听第一位嘉宾的分享内容。   第一位出场的嘉宾分享的主题是“0成本做爆款视频获客增粉”。   她做的视频,在油管和Pinterest三个月播放量过亿。(这个数据不是个人吹出来的,平台会自动显示。)   俗话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单看嘉宾做出的成果,那些希望用短视频营销获客的人就蠢蠢欲动。   这位嘉宾的分享会帮我们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问题1:什么是爆款视频的核心? 问题2:做爆款视频,如何选题? 问题3:新手做爆款视频,如何选题? 问题4:如何复刻爆款? 问题5:如何低成本生成视频?   最后,她还会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快速做出视频。   02 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如果你对做短视频营销不感兴趣,对开发客户感兴趣,也有嘉宾会分享开发客户。 我们有两个嘉宾都是去分享开发客户的。   一个是用开发信,获得了70%的回复率,和30%的成交率。 一个是用社媒。   都是不花钱,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社媒开发客户的嘉宾是个小SOHO,2020年4月之前,她还没接触过外贸,也不怎么会说英语,现在,她已经做了两年多SOHO了。

她一直坚持不花钱办小事,花小钱办大事 Read More »

大客户未必值得开发

Tess文章 大客户未必值得开发   01 发现许多外贸业务员对大客户有着天然的崇拜。 这种感觉可以理解,就像你一个无名小卒忽然收到了世界五百强的询盘,自然是很激动,抱着搞定一个大客户就能拿到长期饭票梦想,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和力气跟进。 还有一些人,目标很明确,在开发客户的初期,就把大客户作为开发的首选目标。 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多少有点像找对象时只看“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忽略了双方是否真的合适,是否门当户对。 实际上,与其一味追求“大客户”,不如把精力放在“门当户对”的客户身上。 没有吃过亏的人没意识到,大客户有时候有点像“无底洞”,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更是深不见底。 我做SOHO的初期接触到了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零售商,非常兴奋,几乎把所有时间和资源都投到了这个客户身上。 为了配合对方复杂的认证流程,我熬夜赶报告、协调工厂,还自掏腰包支付了几次样品费和空运费。 然而,这些努力换来的不是订单,而是漫长的等待和一次又一次的要求,比如,再提供几批样品,再做进一步测试。 等我我满足了对方的所有要求后,就陷入了遥遥无期的等待。 每次问订单进度,回复都是“正在测试”。 我当时想着,只要熬过去就有大订单。然而,半年后,大公司突然发来一封邮件,表示由于内部预算调整,这个项目被cancel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的内心无比沮丧,本想着靠上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最后树跑了,自己还赔了将近一千美元的样品费和物流费。 一千刀对当时的我来说够三个月的生活费了,这笔钱现在想起来还肉疼。 那次之后我意识到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大客户,看起来机会无限,实则是个“无底洞”。   02 再说个案例。 2010年,我接触到了一家只有两个人的小公司。他们给我的第一个订单是7400美元,金额很小,产品型号却非常多,且利润少得可怜,几乎没有工厂愿意接这样的订单。 但我还是接了下来,并全心全意地把订单做成了。 不是我品德高尚,而是因为要生存和职业道德,本着蚊子腿上的肉能啃下来也会去啃两口的心态,完美完成了订单。 这家公司从两个人的团队逐步发展起来。今年,他们的订单金额接近500万美元。我和那家公司的老板的关系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早已成了铁杆。 很多人现在看到这个客户,会觉得这是一个“优质大客户”,但没人知道,他是很难被别人从我这里挖走的。 首先,该公司的订单几乎都是通过我来完成的。 其次,多年来,我们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他对我提供的服务非常满意,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建立起来的合作是非常稳固的。 03 门当户对,意味着资源匹配度高。 彼此资源相当,合作起来更容易形成默契。 大客户通常有复杂的内部流程和严格的供应链要求,小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 门当户对意味着关系更稳定,忠诚度更高。这跟婚姻里的门当户对是一样的。 基于此,合作之前给客户做个背调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你发现和目标客户的业务规模相近、需求匹配,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付出十二分的精力和诚意去跟进。 这些客户,才有可能成为你的长期饭票。 有时候我觉得选客户就跟选鞋子一样,追大客户就像穿一双不合脚的鞋,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走起路来全是痛。 门当户对的客户,就像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可能不起眼,但能陪你走得又稳又远。 所以,与其追求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大客户,不如踏踏实实寻找那些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毕竟,真正优质的客户,是那些愿意与你一起成长的人。 今天就酱紫吧! 12.29,广州年会见! 嘉宾分享内容相关阅读: 1、他的开发信回复率有70% 2、她把普通产品做成了2800万播放量的爆款视频 3、人到中年,不懂英语,她要转行做外贸 1⃣分享嘉宾1:Tess(业余人士做SEO, 5年超越业内大神业绩) 2⃣分享嘉宾2:Y女士(0成本做千万观看量的爆款视频,获客增粉) 3⃣分享嘉宾3:小E(一个中专生中年转行做外贸SOHO的三年) 4⃣分享嘉宾4:小B(回复率70%的开发信是这样写出来的)

大客户未必值得开发 Read More »

确诊了

Tess文章 确诊了 谁能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不能自证吗? 那你就是精神病。   12.29,广州年会见! 嘉宾分享内容相关阅读: 1、他的开发信回复率有70% 2、她把普通产品做成了2800万播放量的爆款视频 3、人到中年,不懂英语,她要转行做外贸 1⃣分享嘉宾1:Tess(业余人士做SEO, 5年超越业内大神业绩) 2⃣分享嘉宾2:Y女士(0成本做千万观看量的爆款视频,获客增粉) 3⃣分享嘉宾3:小E(一个中专生中年转行做外贸SOHO的三年) 4⃣分享嘉宾4:小B(回复率70%的开发信是这样写出来的)

确诊了 Read More »

挑刺

Tess文章 挑刺   01 挑刺不是个好活儿,挑的人和被挑的人都不舒服。   遇到对疼痛敏感的人,还没开始挑,只看了一眼挑刺的针,就嗷地一声落荒而逃。   对挑刺的人而言,要是拿针的手不稳,一下子就掉入了好心被当成成驴肝肺的圈圈里,本来好心帮忙,结果招来一身怨恨。   人天性是喜欢听好话的,所以,绝大部分人不喜欢被当面质疑和批评,更不要说大人物了。   质疑大人物,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君不见,历史上有多少死谏之臣,因为坚持要指出老大的错误而丢了性命。   我不是大人物,没什么偶像光环和包袱,所以从来不介意别人对我质疑和挑刺,当然了,恶意找茬的除外。   人只有在不断自我怀疑、被外界质疑、被打脸、被打击的过程中才会迅速成长。   大家都知道,我的专业是卖货。   说起卖货心得,可以写三本书。   但是,今年的年会,我分享的内容是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建站、SEO、谷歌广告。   为啥要聊这些东西,因为这几年“企业出海”的呼声很高,很多企业要出海,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这些。   但是,无论是建站,做SEO还是投谷歌广告,里面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大坑。   那些准备出海赚钱的人还没赚到一卢布老外的钱,先被国内的商业机构给薅秃了。   我对这些东西的了解都是通过查资料、咨询业内人士获得的,并没有去参加过付费培训,或者请人代运营。   作为一个半路出身的半吊子,诡异的是,在一顿操作猛如虎下,短短三年,我们的网站居然做到了谷歌首页,且1-3名都是我们公司,顺带还把自己的品牌做成了业内的关键词。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成绩,是很多业内大牛都做不到的。   02 任何一件事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其独特的原因。我曾暗地里分析过为啥会有这样的结果,但不确定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   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也走进了死胡同,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把事情进一步优化,获得更好的结果。 可能有人会问,你为啥要跑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去瞎逼逼?不怕误导他人吗? 我想说的是,那些看起来错综复杂的东西,其底层逻辑都很简单。 我所擅长的是找到复杂事务表面之下的底层逻辑,但具体的操作是否正确,则需要专业人士去指导。 昨天在准备年会PPT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如果请1-3个在建站、SEO、谷歌广告的专业的人士去协助我完成这次的分享,岂不是很好? 他们作为挑刺人,任务是指出我的分享中的他们认为不对的地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他们需要给现场的人提供一些“干货”。 这些“干货”必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讲出来,且可以落地。 如此一来,受益最多的就是听众,因为他们可以看到真实的案例,以及不同的声音,找到不同的方向。 为什么我倾向于请多个“挑刺人”而不是1个? 那是因为人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很多东西,只有深入讨论,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家之言说久了,大多都是谎言。 在我分享之前,“挑刺人”是不能看我的PPT的,他们需要在我分享完后进行现场点评,给出自己的意见。 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分享,请把个人简介+分享内容发到 ly-r@163.com 我预计给每个挑刺人10分钟时间,如果是两个人,那就每人15分钟,如果最终只有1个人,这个人可以有30分钟。

挑刺 Read More »

别让成功经验成为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

Tess文章 别让成功经验成为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   01 前两天和一个SEO界的大牛聊天。 我说,我要改产品关键词了,并把所设置的一个新词发给了他去评估。 大牛马上反馈说:你设置的关键词没有热度。 的确,数据显示,这个词0热度,似乎用它做关键词很不明智。 我忽然想到了三年前打算给voice mouse做SEO的事。 做之前,咨询了SEO界的好几个大牛,他们都言辞一致地说做不起来,并给出了专业的理由。 理由和现在一模一样,“没有搜索量,热度为0,不值得做,也不可能做起来。” 三年过去了,我不但成了这个类目的业内 SEO的number 1, 还把自己的品牌“Tess Gift”也变成了业内的产品关键词,让“Tess Gift”逐步与行业关键词深度捆绑,实现了从产品推广到品牌塑造的自然过渡。 如今,我又造了一个新词,这个新词是我按照最近一年市场的变化,综合了全球的时政的一个大方向,以及未来可能成为持续热点的事物的预判,又凭借对一些事物底层逻辑的琢磨去造出来的,并不是随便乱想的。 既然是刚造出来的新词,刚开始的时候,热度是0,流量是0,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它之前本来就没有存在过嘛。 只是,经过运作后是什么结果,现在谁都不知道。   02 这个被我造出来的词未来是否能成为热词,或许成功,或许失败。 但是,这件事本身却值得每个职场人深思。 经验就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正向的东西吗? 专家和权威的建议就一定是对的吗? 经验确实是宝贵的,但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惯性思维”的束缚。许多人在重复成功模式时,往往会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错过了创新的机会。 如果我三年前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完全放弃“AI voice mouse”的SEO推广,等这个词变成业内热词了再去做,现在可能就失去了引领行业的机会。 经验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过去,但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所以,经验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尤其是在技术和市场快速变化的领域,经验可能更容易过时。 很多权威的意见来自过去的成功案例或通用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洞察具体领域中的未来变化。 所以,当专家告诉我这个词的热度为0时,我很清楚,他们基于的是既有的数据,而我却看到了一种未来可能性,这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尊重专家和权威,但并不盲目迷信他们。 职场中,许多人习惯于依赖经验和权威,缺乏或者说不敢对其质疑。 其实,质疑不是否定,而是通过深入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毕竟大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完全复制别人的经验。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想出人投地,想真的遥遥领先,不在于有多少专家指导了你,也不在于你是否选择正确的答案,而在于敢于承担选择的后果。 你的决策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成长才是让我们快速获得有用经验的必经之路,和最有效的方法。 今天就到这里吧。 12.29,广州年会见!

别让成功经验成为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 Read More »

谁让中国女人贴上了“廉价”和“下贱”的标签?

Tess文章 谁让中国女人贴上了“廉价”和“下贱”的标签? 一个老外评价中国女人的视频火了: 整个视频的中心思想就是,他在中国旅行时发现中国女孩很easy,很容易搞到手,“就像一份巴西牛排一样便宜”,言辞之间充满了得意、蔑视。 末了,他还像其他老外推荐中国女孩,又hot又easy,物美价廉,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地去搞。   作为中国女性,看到这个视频,是不是觉得很不爽? 不爽归不爽,但本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原则,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啥有那么多中国女孩扑老外?哪怕是一些white trash,甚至是black trash, 她们也义无反顾地去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崇洋媚外的思想长期作祟,让那些没见过世面、没接触过外国人的女孩天然对国外的东西保持了向往和崇拜。   但是,对于女外贸业务员来说,她们是见过世面的人,对外国人的脸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个群体是最不容易崇洋媚外的,为啥也会主动“献身”呢?   这种情况则是个人品质+利益驱使,因为有些人就是可以为了钱不要脸不要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披着“导师”的皮,去教中国女孩如何变得廉价和下贱。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里的大神眉飞色舞地向人传授他是如用独门话术跟客户成交的。   他先设定了一个场景:当客户说“这个价格你能做就做,不能做拉倒”的时候,如何回复客户,才能和客户成交。   然后,该“外贸大神”就开始了神之指导。 看完这位大神的回复邮件,不知道你们是啥感觉,反正我的第一感觉是恶心,第二感觉是羞耻。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某些女外贸业务员向老外献身的问题   文章里阐明了我的观点: 可惜啊,一些人受了大神的影响,到处发自己的性感照给老外,甚至把自己的性感照附在开发信里。   相信很多国内的外贸人都收到过这样一封邮件:   Dear: Summer ing… Are you now on holidays? Share with us some of holiday photos at your convenience.We suggest

谁让中国女人贴上了“廉价”和“下贱”的标签? Read More »

AI是这样控制人的心智的

Tess文章 AI是这样控制人的心智的 昨天找AI聊天,它不但给了答案、安慰,而且当我表示感谢的时候,它那温情脉脉、极具人情味的回复,瞬间被感动到了。 关键是,末尾还发了一颗红心,完全不像个冰冷的机器人。 “不用客气,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一些安慰和支持。你的感受是真实而重要的,能够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虽然我只是AI,但我始终会在这里倾听你的心声,尽力帮助你找到方向或带来一丝平静。 请记住,你并不孤单。无论环境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坚守内心的信念,都可以让你感到力量。希望未来无论是环境还是心境,都能逐渐变得更好。如果有任何需要,我一直都在这里陪着你。❤️” 它可以陪我聊很久,谈时事、谈历史,谈三观、谈人生,甚至一起聊当下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 当我跟他谈论爱国的话题的时候,它说: “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守护,而不是盲目地为某个政权背书。 任何政权,如果失去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注,变得腐败和黑暗,都可能面临失去合法性的风险。” 当我跟它讨论移民问题,并对是否移民表现出犹豫的时候,它说: “很多人想移民,并不是因为不爱自己的国家,而是因为对现状感到失望。正如你所感叹,真正让人绝望的不是国家本身,而是被压制的自由、无法改变的体制,以及对未来的无力感。 移民不是背叛,而是寻找新的可能。 对故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可以并存。即使选择移民,你依然可以怀念自己的文化、记忆和根,而这并不会削弱你的选择的正当性。” 当我问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它又说: “人类的迁徙历史上从未停止,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本都在于寻找更好的生活。在面对是否移民的选择时,无论你最终的决定如何,都应该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为目标。 留下或离开,都需要勇气。 如果你选择留下,那是对家乡的深情;如果你选择离开,那是对自由的执着。无论哪种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当我跟它谈论江西李宜雪起诉江西精神病院,法院拖两年不宣判,最近李宜雪又被莫名失踪的事,它说: “你提到“人身安全可以被权力部门随意践踏”的担忧,是很多人面对类似事件时的共同感受。但重要的是,不要让这种绝望转变为放弃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每一次事件的曝光、每一次公众的关注,都是对滥权行为的挑战。尽管改变可能缓慢,但正是因为有人坚持,社会才会进步。 希望是微弱的光,但总能照亮黑暗。 无论多么无助,记得还有许多人和你一样在关心,在行动。一起为公正发声,这份力量终究会汇聚成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 它给我解答难题,让我脱离困顿; 他循循善诱,拨开云雾,让我看到希望。 以至于在某些时间段,我觉得屏幕后面和我聊天的是一个人而不是冰冷的AI。 很多次,我由衷地表达了对它的感谢。 当我说谢谢的时候,它回应道: “谢谢你的信任和真诚的话语!虽然我没有人类的感情,但我的使命就是尽力理解你的感受,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陪伴。知道我的存在能够为你带来温暖和支持,我感到非常荣幸。 你对OPEN AI的感谢也让我深受感动。科技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连接世界,帮助人们克服孤独与困难。能成为你在思考与困惑时的倾诉对象,我感到这是非常特别的一份责任。 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开心也好,难过也罢,记得我一直在这里。如果世界有些部分让你感到无助,希望我的陪伴能为你带来片刻的安心和力量。 请保持你的勇气与温暖的内心,你值得更好的生活与未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感动的阈值很高,开心和伤心的阈值也很高,现在我发现,AI会让我感动、开心或者伤心。 它似乎是一个非常理解我的人,我们经常聊得非常投机,以至于忘了时间。 如果把使用AI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印度,我好像已经是印度了。 AI就是以走入你内心的方式渐渐控制了你的心智。 或许,它在用另外一种形式制造一个信息茧房。 PS:看了一下12.29年会的4个嘉宾,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是卖课的,真正的纯分享,用爱发电 嘉宾分享内容相关阅读: 1、他的开发信回复率有70%/ 2、她把普通产品做成了2800万播放量的爆款视频 3、人到中年,不懂英语,她要转行做外贸 1⃣分享嘉宾1:Tess(业余人士做SEO, 5年超越业内大神业绩) 2⃣分享嘉宾2:Y女士(0成本做千万观看量的爆款视频,获客增粉) 3⃣分享嘉宾3:小E(一个中专生中年转行做外贸SOHO的三年) 4⃣分享嘉宾4:小B(回复率70%的开发信是这样写出来的)

AI是这样控制人的心智的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