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文章

压榨,青出于蓝胜于蓝

Tess文章 压榨,青出于蓝胜于蓝   01     和银行转账相比,PayPal易于操作,到账迅速。所以,很多样品费我都是从PayPal收的。   昨天把PayPal近一年多的账单下载了下来,发现手续费真不是一般的高。   USD840, 手续费USD 27.26, 实收USD802.47 USD2040,手续费USD 90.06,  实收USD1949.94 手续费高达4.4%   你以为这就算了吗? 如果你这么想,就太天真了。   PayPal实行的是进出双向收费,收款有手续费,提款也有手续费。   如果要从PayPal里提现,每笔手续费35美金起,150美金起提。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账户余额低于150美金,这笔钱是提不出来的。     那么,用PayPal的钱消费是否需要手续费呢? 实践证明不需要。   账单显示,我用PayPal支付的国外酒店的房费并没有收取费用。     所以,如果大家PayPal里有钱,最好把它花掉。   去年,我用自己的数字人做了一期关于PayPal的节目,讲了国内的供应商用PayPal收款被坑的案例。   https://www.tessclub.cn/wp-content/uploads/2024/01/20230623视频1.mp4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paypal对收款方是非常不友好的,他们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去保护买家,哪怕买家明显在耍无赖,也会把钱退回去,让卖家蒙受损失。   这种无条件无下限的“宠粉”行为,让他们赢得很多买家的好评,特别是骗子。   尽管很多卖家非常不满,PayPal一直活得好好的。 其背后的逻辑就是谁讨好金主和大多数,谁就能占领市场。毕竟,买家的基数比卖家多得多。   这一招貌似被国内的一些平台学得很溜,甚至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苗头。   一个“仅退款”就让无数买家雀跃欢呼,安全感倍增,更是让骗子额手相庆,欢呼事业新春天的到来。   当然了,世界一向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有多少买家因为“仅退款”开心,就有多少卖家因为“仅退款”惶惶不可终日。   02     […]

压榨,青出于蓝胜于蓝 Read More »

再一再二了,还有第三次?

Tess文章 再一再二了,还有第三次?   业 务 员 问 题   我曾经和朋友合伙办过工厂,2次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是前同事A。我是销售,他是工程师,他还拉了他的前同事B入伙。 在新公司里,A负责生产,B负责调试及国内销售,我负责财务和国外销售。 后来散伙是因为A和B闹了意见, A认为太懒,每天都是10点来公司,要把B踢走。 我觉得B虽然早上上班很晚,但是有设备要调试的时候,经常也会干到凌晨2点,总体来说,没有影响工作。 B也找到我,说要把A踢了。 我夹在中间很为难,纠结了2个多月,最后我决定退出公司股份。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A背着我们已经在外面联系了我们的客户,并且成功的拿走了单子,他自己在外面租了地方在生产。 第二次是被一个朋友拉下水的。 一共4个人合伙。 我的初衷是不要股份,就是帮他们卖机器,结果他们以担心我不把单子下到他们那里为由,要求我入股。 虽然我当时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可碍于面子,最后入股了。 后来,也真的出事了。负责生产的人一边在公司打卡加班拿加班费,一边去别的公司赚外快,自然也做不出合格的设备。 这次由于规模搞得有点大,我直接亏了将近80W。 经过这2次以后,我做事情都会犹豫不决,能拖就拖;身边的朋友也说我现在做事的风格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变得很善变。 另外,虽然我做的是外贸,但都是通过外贸公司出货,我对单证这一块是一窍不通。 最近有人来找我,说他做设备,我来卖,彼此都不入股对方的公司,各自承担各自的费用。 最后我找了2家我自己感觉比较好的,一个是设备做的比较好,另一个是设备一般,但是他会设计,机器的更新和技术比较有保障。 我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自己出来做soho,如果出来做,我应该选择他们哪一家,或者是2家都选。 其实最大的纠结在于,我还能像以前那样心无旁骛的往前冲吗?还能义无反顾吗?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更像是在倾述。Tess您能帮我分析分析吗? Lucia   Tess回复 先来说结论吧,Lucia不适合和别人合伙创业也不适合自己创业。   从第一次合伙失败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优柔寡断、摇摆不定,莫名其妙,反应迟钝。   别人的不按常理出牌通常是要让对手措手不及,她的不按常理出牌,是在局势明显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忽然插自己一刀。(当管技术的A和管生产的B都来拉拢他的时候,他居然选择退出。这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   Lucia管销售和财务,意味着掌握了客户和财权,但是,直到散伙后他才知道客户被合伙人被撬了,合伙人另立门户了。作为业务和财务的负责人,这得有多迟钝啊!   另外,他作为销售负责人,客户被身边的人抢走了还不知道,这足以说明,他和客户的关系很一般,在开发客户和管理客户上能力并不强。   第二次合伙失败,Lucia仍然表现出了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和莫名其妙,他甚至在明显感知到有坑的情况下,还义无反顾地跳进去,仅仅是觉得”面子上不好意思“。   现在又有人找他合伙,先不说这两家公司的优劣,他的性格和能就注定了未来一定会发生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开发出的客户很大概率再次被工厂抢走,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   所以,建议Lucia找个工厂打工。   他这种人,需要有稳定的后方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当然了,别人的建议仅供参考,最终决定由本人做出。   祝工作顺利。

再一再二了,还有第三次? Read More »

一次精妙绝伦的救场

Tess文章 一次精妙绝伦的救场 贾府的一次元宵聚会,所有的主子及贴身伺候的丫鬟仆妇都到了,唯独没见袭人。 袭人是贾宝玉身边的第一大丫鬟,负责主子24小时的生活起居,更是总经理王夫人钦点的未来姨娘。且彼时,王夫人已经暗地里把袭人的工资调成了姨娘级别的。 王夫人对袭人的看中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所以,无论从工作职责还是私人身份,这样的场合,袭人一定是要在现场服侍主人的。 但诡异的是,一向以“贤”著称的袭人却消失了。 因为太过反常,董事长贾母在现场立刻指出了问题: 袭人怎么不见了? 结果,不等袭人的直接上级宝玉说话,也不等执行总经理王熙凤说话,身为总经理的王夫人居然马上站出来了。 她向贾母解释道: 她妈前天殁了,因为有热孝,不便前来。” 不得不说,王夫人智商情商都很堪忧,这番话和这番举动直接暴露了她和袭人不同寻常的关系,以及她先斩后奏的事实。 大家都知道,贾母中意的姨娘人选是晴雯,王夫人却对晴雯非常厌恶。 贾母表面上虽然已经把管理权交给了王夫人,宣称自己只享清福,但实际上,她对家里的什么事都门儿清,遇到大事,她不拍板,谁说也不行。 王夫人的表现让贾母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向她发难。 贾母面露不悦,说道: 跟主子什么热孝不热孝的,我们对她们太宽了,若还跟着我,难道今天就不到我这儿不成? 王夫人对贾母的问责显然是十分慌乱的,她甚至没想到,守孝是姨太太们的权利,一个签了卖身契的丫鬟并无资格。 王熙凤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王夫人陷入了窘境,马上出来解围。 她满脸堆笑地向贾母解释道: 今儿晚上就是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她看着。灯烛花火最是担心,况且这儿一散了,宝兄弟回去了,各色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么也不用担心,也可以全了她的礼,岂不是三处有益。所以我叫她不用来。老祖宗既叫她,我叫她来就是了。 这番话透漏着4层意思: 1.袭人不来是因公,有着更重要的事要做。(解释袭人不来的合理性) 2.袭人不来是自己决定的,和王夫人没关系。(帮领导背锅) 3.贾母说了算,最终决定权在贾母。(让最高领导放心,仍然大权在握) 4.显示贾府对下人的仁德。(让袭人全了礼) 这一番话下来,贾母就换了语气,说道: 你想的比我周到,快别叫她去了。 还不忘自我检讨: 她娘殁了,本想着给他几两银子发送去,我给忘了。 这道题就是临时加的,凤姐的反应也是满分。 她马上说: 前几天太太已经赏了四十两银子就是了。 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这里,不禁拍案叫绝!!! 王熙凤真是太太太太聪明了。不过,只有熟悉红楼梦的人才知道她此时的聪明之妙。 在整件事中,她替领导背锅,把功劳让给领导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是,最精妙之处是她说的“太太已经赏银40两”。 按照规矩,贾府的姨太太家死了娘家是赏20两银子的,强调赏给袭人40两,是想向贾母表明,袭人的身份并不是风言风语中的姨太太,又一次暗戳戳地帮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王夫人。 像王熙凤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可惜啊,当宝钗嫁入贾家后,王夫人仍然毫不犹豫地把权力从凤姐那里要回来给了宝钗。 所以说,人呢,想开点吧。 读通红楼梦,很多事都想开了。 4.27,中山见!

一次精妙绝伦的救场 Read More »

要搬多少砖才能让老板给3万月薪

Tess文章 要搬多少砖才能让老板给3万月薪 01 有人在后台问了两个关于收入和选老板的问题。 要搬多少砖才能让老板心甘情愿付30000月薪? 从哪里找能把公司50%收益分给自己的老板? 这两个问题可以隐隐透露出很多人不便言明的心理,有便宜自己第一时间占,有风险最好让别人担。 打工者只想着去找一个可以把公司50%收益能分给自己的老板,却不先去想想自己是否能为公司提供50%的贡献,去分担老板50%的运营风险和50%的开支。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要又要”的案例。 我们经常嘲笑GOV出的政策既要又要,殊不知,自己在那个位置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把这个问题问了一下ChatGPT, GPT这么回答: 如此看来,AI都比多数人都明事理。 结论:当你评估自己的收益是否合理的时候,最好去评估一下自己承担的风险和所付出的努力与自己想要的收益是否成正比。 如果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投钱,但公司只给了你微薄的底薪,也没有给你开发客户的平台和其他资源。同时,公司卖的也只是普通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你靠自己的努力开发出了公司80%以上的业绩。此时,就可以找老板要更多的钱,我认为至少可以和老板三七分。 不过,如果你都能不靠任何平台或资源去开发客户了,为啥要给别人打工,而不是去做SOHO,独享100%的收益呢? 或者,公司高度依赖你的技术,没有你的技术,公司就无法正常运转。这时候,你也可以找老板要更多的钱。 02 以我们公司为例。 我们公司是我100%投资,我负担公司所有的支出,承担所有的经济风险。 公司的业务员底薪(5000左右),双休,节假日逢假必放,完全按照劳动法,每天8小时工作制,加班额外算工资。 业务员的工作完全依赖我搭建的平台,客户也是我的客户。 他们所做的就是去找供应商,然后把产品卖给我的客户。 在这种情况下,我分给他们订单的30%的利润,月结。有些业务员每月可以拿到七八万的收入。 且在员工离职后,他们如果继续跟进订单,仍然可以继续拿30%的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公司对员工已经很大方了,但仍然不能保证他们对现行的提成制度满意,仍然有人认为公司给的太少了,自己吃亏了。 所以,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即便你掏心掏肺,对方仍然会觉得你绝情虚伪。 还有的人,你给他越多,他越觉得自己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时间久了,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甚至觉得老板是他们养着,靠他们赚钱。 刘律师看到了我给员工的分成条款,她强烈建议我修改,觉得我这样会搞乱市场。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我要设计一套这样的分成制度。我最近也在反思这件事,可能源自对人性中一些幽暗之处的判断失误。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么多年我一直自己做,没有管理经验,对一些制度的制定很随意。 正如刘律师指出的那样:“公司都和员工结束劳动合同了,你为什么还要继续给他30%的订单收益?这是违背劳动法的。他又不是股东,凭什么有这样的权利?只有股东才有持续分成的权利。” 后来刘律师又说,幸好公司就我这么一个股东,否则这样的分成制度肯定会引起其他股东的不满。 看来,公司管理比开发客户做业务难多了,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是时候找一些厉害的管理人员取取经了。 说到底,老板和员工关系的本质上是互相选择的关系,既然是互相选择,就要选出对自己最优的选项。 员工若觉得自己吃亏了,应立刻找老板谈,如果老板不同意增加你的收益,那就马上辞职,及时止损。 继续留在原地,意味着你为老板工作的时间越久,自己的损失就越大。 一边不满一边留在公司,要不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要不就不是真正的不满。 老板若觉得员工有问题,特别是发现那种吃里扒外的员工,无论这个人能力有多大,业绩有多好,都要马上清理门户,及时止损。 一个人一旦人品有了问题,他的能力越大,意味着破坏力越大。对老板而言,即便是断臂求生,也总好过万劫不复。 温馨提示: 尽量远离心理上有“负面偏见”的人,这些人倾向于更加关注和记住负面信息而忽视正面信息。 具体表现为,无论你对他多好,你做了一百件事,哪怕只有一件让他不满意,他就会抹杀你为他做的99件事,从而痛恨你。 祝雇佣双方都能擦亮眼睛,合作愉快,好合好散。

要搬多少砖才能让老板给3万月薪 Read More »

当个明白人

Tess文章 当个明白人 看到有个居心叵测的傻X写了一句话:当你觉得生活累,快失去继续下去的勇气的时候,请去凌晨4点的菜市场和医院急诊室看看。 底下人有回复: 觉得累应该去休息,而不是去看谁比自己更累。 看来,现在的人越来越清醒了。 记得很早之前看到过一个视频,一群在烈日和高温下工作的工人,满脸通红,背上的皮都被晒脱了。为了降温,他们跑到水龙头那里,用帽子接水浇在身上。 这段视频的配文是:看到他们,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呢? 是不是觉得很搞笑?总有一些脑子不正常的人,看到别人生活很苦很难,就要反省自己。 他们不会去想,这些在高温下工作的工人很辛苦,应该给他足够高的高温补贴来补偿辛苦,还要给他们准备好充足的防暑物资,去保障他们在工作的时候的人身安全,而不是PUA别人,世界上有更多比我们辛苦的人。再通过比较别人更悲催的生活,让自己本就苦逼的生活显得不那么苦逼。 现在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一些看着很“正能量”的东西,好像都挺莫名其妙的。 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本来就是在冬天开的花,冬天本来就很冷,它就是这种物种。 所以,梅花在严寒中开花,花很香,和吃苦一泰铢关系都没有。 还有著名的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不是它经历了鸭群的嘲笑和刁难后变成白天鹅的,因为它本来就是白天鹅。 它爹它妈就是白天鹅,难道它会变成鸭? 除非基因突变,正常情况下,天鹅下的蛋孵出来的动物,99.99999%是天鹅。 还有什么“是金子早晚会发光”。 金子就是金子,哪怕被扔到垃圾堆里,身上沾满了恶臭的垃圾,凡是识货的正常人,看到之后都会拿走,并把它当金子看待。 金子发光是它的本性,垃圾或许会让它的光环暗淡,但掩盖不了它发光的事实。 王小波说过,有些人认为要经历苦难才能变得高尚,有这种想法的人不但有害,而且有病。 对这句话,我深感认同。 苦难就是苦难,它本身不值得任何歌颂。正如王朔所言,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难和苦难当励志故事来愚弄底层人民。 PUA我们的,还有一些工厂的老板。 他们天天喊把工厂当家,说工人是工厂的主人,但工人却从来没有拥有过工厂,只有老板和高管才能对工厂的财富随意分配,他们开心了,才可能把吃剩的残羹冷炙扔给工人,并在工人之间引起哄抢。 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搬砖。 而公司的企业文化却在不断地宣传爱厂爱家,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老板第三,不断地去宣传工厂属于全体员工。 如果你进了这样一家工厂,趁早跑,因为这种工厂并没有真正像他们说的那样把员工当家人,距离文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文明的环境里,即便你的生活环境像天堂一样美好,你仍然可以骂这个环境像地狱,但在野蛮的环境里,你只能夸那里是天堂。 搬砖吧。

当个明白人 Read More »

给那些能力一般,却想单干的人一点创业建议

Tess文章 给那些能力一般,却想单干的人一点创业建议 业 务 员 问 题   我是商务英语毕业(实际英语很差),从2014年开始做外贸。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刚起步的外贸公司做业务员,各种知识很混乱,整合不起来,有询盘告诉给老板娘,完全按照她给我的价格报。对于利润率几个点等完全空白。   老板有朋友在当地开小工厂,有国外客户来时我们就会冒充自己是工厂,领客户到工厂去。 有时候客户很明白为啥工厂大门口的公司名和我们的不一样,会问一些比较尴尬难以回答的问题。干了不到一年,成了一个两三万美金的小单,然后辞职。   做业务觉得业务压力大,后来找了制单的工作。   这个公司有自己的工厂及出口部,国内部,我休产假回来后新制单员把我顶替了,只好选择做了业务。目前还行。   因家人生病问题,想着自己开个外贸公司,为以后打算。但是我对外贸公司和国内外客户的合作模式一直搞不清楚。主要有三个问题:   1.和国外客户联系,到底要不要实话实说我们就是纯外贸公司?还是说我们就是工厂,然后告知客户我们入股了工厂,是股东之一?   2.可以直接和国外客户说当他们在中国的代理吗?感觉这样很难,毕竟一开始人家也不能相信我们。   3.有更好的其他做法吗?   特别想自己慢慢进步,慢慢强大起来。(但是又想快快成长起来,毕竟时间不等人),给家人更好的保护。 盼复。 Best regards, Emma     Tess回复   按照毕业时间,求助者不算新手了。但她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单纯。   “单纯”其实是委婉的说法,从心态和所问的问题上来看,求助者各方面都挺幼稚的。因为一个人问问题的水平往往也代表这个人在该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接下来我们开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先分析一下求助者的特点。   1. 缺乏自信。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英语水平再怎么着也比非英语专业的人好一些,但她一开口就说自己英语很差。若非真的很差,就是严重缺乏自信。   做业务缺乏自信是大忌。自信关系着一个人的气场。在客户面前畏首畏尾、唯唯诺诺的业务员是无法赢得客户的好感的。   2.缺乏主观能动性。   进公司后发现各种知识混乱,却不想办法去整合知识,使其条理化。   工作完全被老板娘指挥,没有自己的想法,做了一年,连所做产品的利润率都弄不清楚。

给那些能力一般,却想单干的人一点创业建议 Read More »

他们总是以“受害人”的身份出现

Tess文章 他们总是以“受害人”的身份出现 1   跟一些朋友聊天,发现有些人好像把机会主义和不诚信给混淆了。 就个人而言,虽然我不喜欢不诚信的人,但更讨厌那些机会主义者。 不诚信是明着坏,机会主义者通常是一边当B子,一边立牌坊。高段位的则是又当又立的典范,关键是,相当一部分人还会被他们蒙骗。 所以,高段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常都是机会主义者。 举个例子。 有个客户向你们公司采购了产品,部分产品品质不合格。你们有针对不合格产品的赔偿和退货机制。但是,客户没有申请赔偿或者退货,而是以“质量问题”为由不支付余款,还到处说你们的坏话。 为了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是合理的,他会扭曲事实,夸大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以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这种人表面上看是“受害人”,在为自己维权,其实,他只是想以这种方式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同时还不想承担“坏人”的名声。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一旦遇到他们,而你的段位又没他们高,会把自己气死。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种人,我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 工作场景 有人在犯错误后,第一时间不是认错或做补救措施,而是指责管理层管理不善,公司制度有问题,或公司给的资源不足。 他会试图把责任从自身转移到周围的环境,以此来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辩解或掩饰。 如果有些人脑子不清楚,拎不清,很容易被这些人带偏,忽略他的犯错,甚至同情他。 2. 商业场景 A、提灯定损 提灯定损中的房东就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与之对应的,也有租客。 一些租客会故意指出房屋的小缺陷,并夸大其影响,试图推迟租金支付或要求减免。 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还会向其他潜在租客传播负面信息,以减少房东的租赁机会。 当然,他们在散布这些消息的时候,往往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的。 B、合同纠纷 合同中的一方利用合同中的小漏洞,拖延货款支付或拒绝履行义务,同时却把自己定位为因对方的不履约行为而受害的一方。 C、电商退货 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过了无理由退货期后不想要了,就会故意损坏商品,然后声称产品有问题,要求退货。 如果卖家拒绝,他们就会以受害者身份到处说卖家的坏话。很多时候,卖家为了不出现差评,会选择息事宁人。 在面对冲突和利益交织时,人们可能会采用不太诚实或操纵性的策略来保护或推动自己的利益。 遇到机会主义者找麻烦,我是绝不姑息的,还会和他们杠到底。 2   机会主义和不诚信行为虽然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有重叠,但它们的核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机会主义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个人利益而对现有条件和规则的灵活应用,他们通常都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路线。 相比之下,不诚信行为就明显很多,指的是明知故犯地违背诚实与真实性原则,往往涉及欺骗、谎言或隐瞒真相。 这二者的相似之处是,都是基于追求自身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和道德规范。 无论是机会主义还是不诚信行为,都会涉及到对规则的操纵或对事实的扭曲。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把那些机会主义者从身边清除,要不然会被他们PUA,或者气个半死却无可奈何。 更可怕的是,你可能会成为机会主义者的帮凶、马前卒、流量、炮灰。

他们总是以“受害人”的身份出现 Read More »

报复“渣男”客户的策略和具体步骤

Tess文章 报复“渣男”客户的策略和具体步骤 业务员求助 01 事情是这样的,公司有个蛮大的客户(以下简称S),一直由业务员A跟进。   A跟公司申请的针对S的付款条件是:30%预付,见提单副本70%,货代是A找的中国货代。   合作了一年左右,除了偶尔货期延迟几天,其他也没什么大问题。   我们公司是小公司,老板也不懂外贸,业务的订单跟进和货款都是靠业务自己负责监管的。   A和S关系好,觉得S靠谱,所以不管有没有收到钱,总会先把订单安排了,甚至余款没有收到,自己就把提单正本先寄了。   A做出这样的决定,并没有告诉老板,老板对此一概不知。   我们的产品属于化工类产品,不同环境和配比都会使产品变质。鉴于这种特殊情况,原材料厂家都负责售后。   有一次,S下了一个40尺柜的货,到港后材料变了颜色。于是,这笔货的尾款还没收回来。按道理,寄提单之前就应该收到尾款的。   年后A申请离职,老板同意了。 A跟财务对接的时候大家都才知道,还有好几笔钱没有收回来,总计十几万美金。   A说她负责跟进客户把货款要回来。   02 A离职后,我接手了S客户。   过了一段时间,A说他已经不是这个公司的员工了,跟客户要钱是他额外的工作,他只负责辅助工作,主要还是我跟S对接。 在要账的过程中,S以产品质量差为由不付款。 后来,我陆续知道了以下情况:    1、材料确实有问题,但那是供应商的问题。供应商不愿意出示证明,证明原材料有问题,怕我们去告他。 A没有向S陈明事实,而是在背后抹黑公司,说产品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偷换材料导致的。   2、A经常在S面前抹黑同事,意思是全公司就只有她一个好人,S对A深信不疑。   我们找S理论的时候,S转手把截图发给A,还跟我说你们不要逼A,钱不付不是A的错,各种维护A。(本人对A这种受到客户信任的手段十分敬佩。S基于自己“被骗”的情况,觉得A是真的是个好人,觉得我们公司是个坏公司,在那上班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3、A离职之后还跟S联系,还到处说公司欠她工资没付,抹黑公司。   4、我们有跟客户提出过协商赔偿,正常情况下因为质量问题,工厂会按数补货赔偿。   现在的问题是,前期是发现一点,后续一点点发现,A一直拖着不上报公司。   如今,客户不想谈这件事情(已经找到新的供应商)老板也不愿意说这件事情(头大)。   我发Whatsapp动态,S时不时来评论问我:  “你还在这个公司? 你的市场销量如何? 如果我还在你们公司下单,估计我就是你们最大的客户了。我昨天才装了一个20尺柜。” 我真的有被恶心到!感觉S就像个跟女朋友分手的渣男,时不时来说自己很好,没跟我在一起是你的损失,你看我现在这么好。   请Tess指教如何不失优雅地怼回去让他闭嘴!   这个情况下有没有破局的方法。

报复“渣男”客户的策略和具体步骤 Read More »

当有人在算你赚了多少钱

Tess文章 当有人在算你赚了多少钱 01 前两天和一位做培训的讲师聊天,他说在他们的圈子里,经常会聊到我,并算一下我每年赚了多少会费。 我说,这还用算吗,Tess外贸Club会员的销售数据是公开的,谁都能看得到,连评价都清清楚楚的,有什么好算的。 他表示很羡慕我赚钱如此容易,不像他们,为了卖课整天绞尽脑汁做广告搞噱头,还要被学员评头论足。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培训机构的出现,钱是越来越难赚了。 我说,与其这么艰难地赚钱,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外贸卖货,赚老外的钱。 没想到这位讲师讲了一句拷问灵魂的话: 如果业绩好,谁会出来以讲课为生?哪里有空天天出来讲课? 这么一想,还挺有道理的。只不过这位讲师忽略了一点,课程也属于商品,只要品质好,也是可以赚钱的。 俗话说,龙有龙道,蛇有蛇道,但终究都还是要遵循一个“道”字的。 前两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这些隐形便宜,你占到了没有?主要想阐明信誉的重要性,以及信誉给人们带来的隐形财富。 有人说,信誉固然重要,但是,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里,想要生存,有时候必须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否则就没办法存活。人还是需要先活下去的,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我觉得吧,人这种东西,始终是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存活的。特别是现在,大家都生活在各自的信息茧房里,更是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 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圈子里,一切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钱越来越容易赚。 相应的,在一个在劣币驱赶良币的圈子里,每个人都会活得很辛苦,且会越来越辛苦。 因为这个圈子充满了不信任,所有人都只看眼前利益,以至于他们要不停地想方设法去拓客。 但是,由于没有信任的存在,拓客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02 接下来我想用几组真实的数据来证明,只有口碑好、讲信誉的圈子,里面的人才能活得久,赚到长久的钱。 按照惯例,我会用自己已经达成的事作为案例,这可以确保真实性。 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微店:中山苔丝礼品 中山苔丝礼品 这个店里卖的东西大都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东西,包括 TESS GIFT,  TESS CHEERS, TESS HEALTH。 有个别产品虽然不是以我名字命名的,但也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过去两三年,包括现在的经济都不怎么好,但是,这个小店的销售额却很不错,且回头客很多。(从没花过1分钱广告碑销售) 在过去的三年里,截止到2024年4月11日,一共有28166个买家下单。   在这28166客户中,消费超过10000元的,有823名。 消费超过20000元的,有83名。 消费超过30000元的,有4名。   店铺的回头率有21%。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在我这个小店里花上万块买东西呢? 如果你去微店的主页面看看,会发现,在过去的两三年内,虽然每个产品的上线时间不同,(最迟的是2024年1月上线),商品下的评论少则几百条评论,多则几千条评论,好评率几乎都是100%。(请注意,这些数据全部是真实的数据,没有一条评论或者一个订单是刷出来的。) 你看,一个人一旦积累了信誉,并且为信誉坚守,就会有人为他的信誉买单。 如此一来,外界的大环境就不怎么能影响到他了。 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信息茧房”吧。 “信息茧房”虽然听起来是个贬义词,但是,如果你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良性的“信息茧房”,你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在4.27,我会用几组数据去证明,一个人做5000万美金的业绩并不是很难,内贸和外贸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人最好不要为自己的能力设限,在这个魔幻的、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4.27,中山见!

当有人在算你赚了多少钱 Read More »

白天不懂夜的黑

Tess文章 白天不懂夜的黑 今天介绍一下4.27线下聚会的分享嘉宾和他们分享的内容。 嘉宾1,小K和刘律师 小K是个老货代,也可以说是货代中的老油条,身经百战,货代行业的各种猫腻都清楚。 但是,他却被坑了,而且是被客户坑的。 也就是说,金主爸爸把他坑了,后果很严重,就差把公司注销了。 事情的大概脉络是: 货主找小K发货到美国,但隐瞒真实的产品信息,导致小K被美国海关重罚。 小K找刘律师诉讼维权,货主反手一个反诉,小K不但没维到权,反而被货主申请冻结了银行卡里的几十万。 小K彻底变成赔了夫人又折兵,在长达一年的扯皮中,又扯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真相,把人内心的黑暗暴露无遗。简直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啊。 其实去年我就想找小K来分享这个话题了,但是,当时他正在就这件事打官司,一直到前段时间,二审结果出来了,我才决定请他出来分享。   分享主题:你的金主可能是最大的坑之防坑指南 建议货代和所有公司的老板,SOHO,以及公司的实控人来听一下。 这件事很复杂,其神奇之处在于,受害人除了特定的货代,还可能是任何一家企业。 意思是,你们公司可能从来没出货到美国,但是忽然有一天,你会收到美国海关的罚单,被美国海关拉黑,甚至吃上官司。 当你真正有一天有货要出到美国了,却因为自己在黑名单里啥也做不了。 为了把这件事讲明白,我把当事人和案件的代理律师同时请来,这样便于大家能听明白。 世界之大,无奇不用。吃瓜的时候学点东西,挺好的。 嘉宾2:小T 小T经历很丰富,毕业于某985外语系,刚开始做货代,后来成为外贸销售,再到外贸总监。 后来钻研SEO和谷歌ADS,从老婆开始做实验,为她运营公司官网。 在实践中慢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也踩过很多坑。后来发现自己擅长的是技术,就成立了一家SEO代运营公司。 我在很多个场合都表达过,不理解为什么市场会有代运营公司存在,因为我不相信代运营公司的人会比工厂的人更理解产品。 如果一个人连产品都理解不透,就意味着无法精准的定位目标群体,也不知道如何精准的去描述产品、找关键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保证效果呢? 就没有找代运营,也没参加过啥培训,单凭对谷歌这家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谷歌广告的底层逻辑的理解, 自己摸索着去做,效果也不错。 3.18-4.10,我的谷歌广告效果。 小T给了一个代运营公司能一直存活的理由。 我听了觉得也是有道理的 他讲的内容主要是两大块: 1.SEO A.成功的案例: 更多曝光量,更多的点击,更多的精准询盘,更少的费用。 为什出现这种情况? B.失败的案例:  更少的曝光量,更少的点击,精准询盘很少,花费很多。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2.谷歌广告 怎么样少花钱,效果才最好,为什么花了很多钱,效果却没有。   小T是可以现场给我们展示后台的实时数据的。 作为实操过SEO和谷歌广告的人,我很期待他的分享,看看他讲的我和在实操过程中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Club之前也请过其他做SEO和谷歌广告的人来分享,不同的人分享同一个话题,听众才可以博采众长。 嘉宾3:Tess 我会用大约10分钟告诉你们一个人做5000多万刀的业绩是如何做到的。 很简单,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如果你知道班超带领36个人,在无任何财力人力支援的情况下,跑到西域匈奴的势力范围,不耗费东汉一兵一卒征服了西域数十个国家,为大汉王朝开疆拓土,建立了不朽功业的事,你就会明白,我做的这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这个世界很奇妙,很多事就是一层窗户纸,戳破了,也就没什么了。 这就是Club4月份分享的三个主题。 4.27,中山见!

白天不懂夜的黑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