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文章

别卖产品,卖惊喜!

Tess文章 别卖产品,卖惊喜!   01   试想一下, 你有很多能持续返单的客户, 客户忠诚度很高, 很主动地转介绍其他客户给你。 你去哪里,客户跟你到哪里。   有了这些客户,你的日子是不是会过得很滋润,根本不用担心失业?   是不是老板见了你也要敬你三分?   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天方夜谭,只要你了解了一些底层逻辑,就能做到。   首先,返单率高说明客户对产品和服务满意,以及对销售人员很信任很认可。   也说明了业务员在客户关系维护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很强。   其次,客户愿意转介绍说明客户对产品、业务员、公司进一步认可。   转介绍不仅能带来新的业务机会,还能通过口碑传播获得更多的客户。   通过口碑获得的客户往往质量更高,合作意愿更强。   特别是B端业务,由于他们更注重长期合作和稳定的供应关系,得到客户的深度信任尤为重要。   很多销售人员会把客户不返单的问题归结为产品或价格对客户没有吸引力,其实这些只是表面原因。 根本原因则是没有获得客户的信任,无法和他们建立深度合作。   所以,无论是B端还是C端,销售的核心是建立信任关系。   想让客户返单,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能给到超出客户预期的东西。   这种超出预期的东西,是和客户建立信任的关键一步。   接下来,我举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   02 1.超预期的售后服务(C端) 一消费者在购买家电后,发现产品出现了一点小问题。 问题并不大,客户也只是希望得到简单的修理服务,但业务员主动表示可以为客户提供免费的升级配件,并承诺提供免费的上门安装服务。 结果就是,客户本来只希望设备能正常使用,但业务员的表现让客户感到惊喜,获得了超出预期的东西。 此后,客户不仅对品牌忠诚,还向其他人推荐了这个品牌,为该公司带来了多个新客户。 2.记住并回应客户的个人喜好(B端) 一外贸业务员在与国外客户的沟通中,无意中了解到客户喜欢咖啡。于是,在一次寄样品的时候,她附上了一包当地特色的高品质咖啡,并附上一张小纸条,请客户帮忙品鉴一下这种咖啡的品质,给客户创造了一个收下咖啡的理所当然的理由。 虽然咖啡与订单毫无关系,但客户感受到了业务员的细致入微和人情味,在其他工厂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最终选择了与这位业务员长期合作。 这个业务员就是我。 相关阅读:我给国外客户送的13份意义不同的礼物 3.解决潜在的问题(B端+C端) 我曾帮助一客户采购机器设备,就发了询盘到国内的供应商那里。 本来,这只是一次性的生意。 但是,当得知客户是为筹建工厂做采购时,其中一家工厂的业务员主动到客户的工厂实地考察,随后,为客户推荐了更适合的设备组合,并协助优化了生产线布局。 […]

别卖产品,卖惊喜! Read More »

拥有这些能力的人,不用担心AI让自己失业

Tess文章 拥有这些能力的人,不用担心AI让自己失业 01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说说哪些岗位会很容易被AI取代。   如果你恰好做的是这方面的工作,要及早做打算,去学一门新技能。   文职类   文职类的工作是最容易被AI取代岗位。 1.数据输入和处理员。 在涉及大量重复性数据输入、整理和校对的时候,AI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所以,这个岗位的人最容易被取代。 2.客服 AI客服现在已经很普及了,给人工减少了很多工作量,相应的,也减少了对人工客服的需求。 我所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就是,2021年有家公司计划招聘3个海外客服(英语、西语、法语),后来,他们买了3个国际版的AI语音鼠标,问题完美解决。 对企业来讲,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但是对就业市场来说,少了3个招聘名额,有三个人失业了。 3.笔译 虽然AI翻译在复杂语境下仍有局限,但抛开即时翻译中的语境,现在的AI已经具备了处理复杂文本的能力,这对笔译是个很大的挑战。 口译和同传暂时是安全的。 3.法律助理 AI可以快速搜索法律文档、整理资料,差不多可以取代初级法律助理的工作。 4.初级金融分析师。 AI能够快速分析大量市场数据、识别模式,替代部分人类分析师的职能,所以,负责这部分的人可以被裁掉。 5.简单内容生成。 对一些公司来说,之前需要两三个人写产品文案,有了AI后,1个人足够,且效率很高。 6. 初级设计师 借助AI,普通人也可以完成初级设计工作。 今年已经有很多大厂把初级设计师全部裁掉了。 制造业 在制造业,AI影响最大的就是流水线的装配线工人。 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装配、焊接、包装、码垛、分拣等重复性工作,用不着雇佣太多工人了。 服务业 快递员、出租车司机、仓库分拣工。 随着无人机配送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未来部分配送工作、驾驶可能被自动化系统取代。 而仓库里的分拣工,也会被AI取代,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分拣靠AI。   02   虽然AI会取代有些职位,但是,有些能力却永远无法和人相提并论。   而拥有这些能力的人,则完全不用担心未来会失业,至少在未来10年是不用担心的。   这是一些高度依赖创造力的行业。需要情感智能、复杂决策和文化的深度理解。   不仅需要技术技能、还需要战略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深度互动。比如:   1.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需要深入理解个体的情感、经历和心理状态,并和咨询者建立信任关系。目前来看,AI缺乏真正的情感,无法替代人类在心理咨询领域的作用。 2.幼儿园老师 幼儿教育不仅涉及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和人格培养。 幼儿教师需要通过细腻的情感互动、爱心、耐心来引导孩子的成长。 这种人际互动和情感纽带是AI无法模拟的。 3.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拥有这些能力的人,不用担心AI让自己失业 Read More »

老板让你保持格局,可能只是想占你便宜

Tess文章 老板让你保持格局,可能只是想占你便宜 先从一个高大上的词说起: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种心理特质,指的是在面对外界刺激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和从容不迫的能力。 但如果公司老是让你有钝感力,可能是觉得你不够傻,不好PUA。 如果老板近期老是强调让你做个有格局的人,他可能是想在占你便宜的时候让你保持沉默。 认知是个好东西,但有时候,别人跟你讲认知,就是单纯地想在某件事上忽悠你。 你要是接受了他的忽悠,他可能会开始跟你讲颗粒度,直白说,就是和你讨论忽悠的细节。 当有一天,那人跟你说“我们已经完成了闭环”,意思是咱做到了逻辑自洽,可以出去忽悠了。 为了更形象地说闭环,举个例子。 美元降息,你可以骂美国卑鄙龌龊,稀释全球市场: 美元加息,你可以骂美国收割世界财富,无耻至极; 美元平稳,你可以说明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出现严重衰退。 结论,无论怎么样,都能支持“美帝是坏东西,美帝必败”的结论。 当有个人一直在那里讲“模式”时,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大词迷惑,你只要记住,所谓模式,就是一群人在做同样一件事, 而“迭代”,则是说这个模式太多人做,卷到做不下去了,需要回炉重造,搞点新东西继续忽悠人。 说完职场,再说点生活上的另类思维。 比如违法这个话题。 有人长期包养女人,那叫生活作风有问题。 有人包养女人一小时,那叫卖淫嫖娼,违法。 你去抢房加价卖出去,那叫投资房地产; 你抢票加价卖出去,那叫黄牛,违法。 你投资股票,那叫理财; 你打牌赢钱,那叫赌博,违法。 所以,你想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就得知道法律的底层逻辑,以及制定法律的人站在谁的立场。 怎么说呢,这个世界是个无时无刻不在博弈的世界,伟人也说了,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其乐无穷。 所以,下水要懂水性,博弈,则要懂人性。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通人性者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试图打压你,忽悠你、压榨你、掠夺你。 但是,只要你能看清人性,懂得事物的底层运行逻辑,就没有人能真正能欺骗你。 所以,做个聪明人吧。 今天就酱紫,该从假期中醒来搬砖啦!

老板让你保持格局,可能只是想占你便宜 Read More »

上海沃尔玛无差别砍人事件的背后

Tess文章 上海沃尔玛无差别砍人事件的背后 又是一起无差别屠杀平民的惨案,3死15伤。 案发地是上海松江区的沃尔玛超市。 时间是国庆节前一天,9月30日。 警方的通报写的很清楚,37岁的凶徒林某某杀人的原因是因为个人经济纠纷泄愤。 先说下我对凶手的看法。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 因为自己的无能无法解决问题就去拿局外人泄愤,这种人无论实际有多大冤屈,都不值得同情。 当他举起屠刀去伤害无辜的人的生命的那一刻,就已经证明了他是个是非善恶不分的蠢人和恶人。 恶徒林某某被捕时的样子。(如图) 如果你还在用“他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查一下他为什么砍人” 这种理由去为他开脱、同情他,那只能证明你要么是个道德B,要么是个伪君子,要么是跟林某某一样又蠢又坏的人。 无能狂怒去滥杀无辜的人,本质上和恐怖分子没什么区别。 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诉求得不到解决就去伤害无辜,以及更弱小一方,并企图以此引起外界关注,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真是极度的自私又愚蠢! 你问他为啥不去杀那些给他们制造麻烦的人。 因为他们无能啊,做不到啊。 他们连最起码的“冤有头、债有主”都理解不了,只能去杀手无寸铁、没有反抗能力的平民泄愤。 所以,如果你看到身边有人在为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叫好,赶紧远离。 因为没准儿哪天他愤怒了,转头就会拿把刀捅死你,因为你最好杀,最没防备,是他泄愤的绝佳对象。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很多问题被掩盖了,因为大家都忙着赚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各类问题都出来了,一些绝望的坏人和蠢人开始逐渐变得丧心病狂。 这个时候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做好安全防范。 1、不要轻易和人发生口角和冲突,能忍就忍。 你不知道和你起冲突的那个人是不是刚经历了破产、失业和离婚,是不是正处于发疯和崩溃的临界点。 万一你刚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就会选择和你同归于尽。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2、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扎堆。 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容易出事。 反观这两年出现的各种无差别袭击平民的案子,基本都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 所以,节假日能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这两年的节假日我都是带娃待在家里。 3、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特别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观察周围的环境。 就这样吧,活一天算一天,如果哪天真倒霉碰到了随机杀人的恐怖分子,只能自认倒霉了。 再强调一下,为恐怖分子的行径叫好的人,本质上也是善恶不分的恐怖分子,只是他们暂时还没表现出来。 遇到这种人,一定要远离。 祝大家平安活过每一天。

上海沃尔玛无差别砍人事件的背后 Read More »

里斯本丸沉没: 做成让日军无法否认的铁案

Tess文章 里斯本丸沉没: 做成让日军无法否认的铁案 1942年10月1日,押送1816名盟军英国战俘的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Lisbon Maru)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 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以至于该船在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鲈鱼号”(USS Grouper)发射的鱼雷击中。 里斯本丸号被击中后,日本军方下令将战俘锁在船舱内,丝毫不考虑战俘的生命安全,仅仅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   当意识到被抛弃后,1816名英军战俘开始自救,最终部分战俘成功逃脱,并得到了中国渔民的救助。 关于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的确切数据如下: 1,816名英军战俘被日军关押在里斯本丸号上。 船被美军潜艇“鲈鱼号”击沉后,最终有1,050人幸存。 其中,约328人(有的资料记载为384人,但大部分历史记录为328人)被中国渔民救出。 766名战俘不幸遇难。 看完这部纪录片,方励导演的严谨、客观深深打动了我,因为他让每一方都开口说话,从不同的角度去印证已经发生的事实。 首先,他采访了里斯本丸号的船长的儿女,以及日本军事历史学家,调出了日本战败后审判船长的庭审视频、笔录。 在采访过程中,他问了一些非常直接尖锐的问题,比如, 船长为什么要放弃战俘,置他们的生命于不顾? 其次,他采访了美国鲈鱼号舰艇的舰长的女儿,询问了为什么要发射鱼雷, 他还采访了至今仍然健在的、发射了鱼雷的机械师,询问了发射鱼雷时的具体情况。 再次,他找到了里斯本号丸的幸存者、及幸存者的家属和后代,从他们那里得知了当时的情况。 接着,他找到了当时英国驻成都领事馆发给日本的谴责他们对英军战俘犯下的罪行的电报。 这份电报证明了幸存者述说的真实性。 然后,他又去了日本防务省,找到了发给东条英机的关于里斯本丸号的沉船事件的绝密电报,以及日本针对英国领事馆的谴责电报的回复,他们否则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最后,导演又去东极岛,找到了唯一在世的、当年参与救援英军战俘的小岛居民–94岁的林阿根,这位老人讲述了当年的救援状况。 导演还找到了一些生还的、和没有生还的英军战俘的家人和后代,了解了这些人的生前状态,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严重的精神和心理的创伤。 里斯本丸号船长经田茂丰田因执行了封堵战俘的命令,最终被判处了7年的监禁。 他晚年每天要抽50多根烟,直到睡着了嘴上也叼着烟,最后罹患肺癌而死; 这让我想起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果然,太阳底下无新事啊! 美军发射鱼雷的机械师加菲尔德,在得知里斯本丸号死去的都是盟军后,患上精神疾病而退伍。 看来,我们大多数人,无论身上有多少个身份,首先是一个人。 失去了人性,和畜生无异。 影片结束的时候,银幕上出现了一个个的人名。 这些人名分为3组: 生还的战俘的名字 未生还的战俘名字 参与救援的中国渔民名字 此刻,他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是一部严谨的纪录片,让日方、美方、中方的当事人都出来说话,从不同的面去印证一个事实。 这样的事实绝非某一方的否认就能否认得了的。 做事还是要严谨啊,要不然,你随便给一个数据,说自己死了多少人,别人不认,你也没办法。 感谢方励导演。 假期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吧,这是我看过的国内最好的纪录片。

里斯本丸沉没: 做成让日军无法否认的铁案 Read More »

国庆假期,你本可以避开花钱又受罪

Tess文章 国庆假期,你本可以避开花钱又受罪 1   我国庆假期到了,从9月30日下午开始,很多人又照例堵在了路上,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开七八个小时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们昨天去深圳验货,下午回程的时候,本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愣是被拥堵延长到将近4个小时。   不出意外的话,“高速拥堵”、“景区宰客”、“天价客房”这样的主题就会冲上热搜。 可以说,国庆去热门景点旅游,花钱又受罪。 问题来了, 为啥既然一开始都能预期到大堵车, 一开始就能预料到景区人很多,会宰客, 一开始就能想到物价,特别是住宿价会在这几天被刻意抬升,   每年仍然有很多人像飞蛾扑火一下一头扎进高速路上呢? 你一定会说,普通打工人的长假就只有春节和国庆,此时不出行,更待何时? 问题是,没有谁规定长假就要出行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所谓的“黄金周出行”呢? 这个概念是被谁炒起来的呢? 炒起来后,对谁最有利呢? 节假日高速堵车和景区拥挤的问题像是年复一年的固定剧本,所有人都清楚这些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却仍然一拥而上。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从众心理。 许多人出游是为了追求一种“群体归属感”,当一种东西成了习惯和社会期望,即使知道那样做没好处,或者是不对的,人们依然会跟随大流。 错失恐惧症(FOMO)。 人们担心如果不趁假期出游,会错过体验或失去放松和娱乐的机会,尤其是平时忙于工作的人更容易在假期感受到这种压力,即使条件并不理想,依然选择出行。 实际上,假期出行并没有让你放松,而是会比平时很累。也就是说,你做的事只是流于“放松”的形式,而忽略了“放松”的本质。 盲目乐观。 尽管现实已经多次告诉我们假期期高速路铁定会拥堵,景区铁定会爆满,但很多人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这次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或“我可以避开高峰期”,然而现实和预期往往不一致。 每次刷短视频刷到节假日交通大拥堵的时候,就想到一句话, “人类从历史上学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某些行为重复发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但出于各种心理因素还是会继续选择重复,这或许是人类行为中一种难以打破的惯性,人性使然。 2 国庆假期,除了堵车+多花钱+疲惫,还有其他的度过假期的方式吗? 当然有了。 在家里度过或者去周边小众景点就是不错的选择哈! 1. 看一些好电影 经典系列电影:像《指环王》三部曲、《007》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吸血鬼》系列、或者《星球大战》系列,这些电影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视觉效果,非常适合连续观看。 悬疑类的,像《盗梦空间》、《七宗罪》、《禁闭岛》、《嫌疑犯X的献身》、《消失的爱人》、《黑天鹅》、《致命魔术》、《记忆碎片》、《囚徒》。 治愈系影片:《怦然心动》、《菊次郎的夏天》,《返老还童》、《美丽人生》、《天使爱美丽》、《心灵捕手》、《幸福终点站》、《阳光小美女》,这些电影轻松温暖,适合假期放松心情。 喜剧片:比如《两杆大烟枪》、《坑蒙拐骗》《宿醉》、《阿呆与阿瓜》、《摩登时代》《低俗小说》、《单身汉》、《拜见岳父大人》。这些故事一定会让你在假期里开怀大笑。 2. 来一顿大餐 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就去餐厅预订。 或者,亲自动手尝试平时没时间做的复杂菜肴。 3. 阅读平时没时间看的好书 假期是个沉浸在书本世界的好时机。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科幻小说或你一直想读的作品。 书就不推荐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我记得曾经7天啥都没干,看了一本书的123456789, 看完后满足感爆棚。 4. 周边游 即便不远行,也可以在周边寻找一些安静的公园、森林或者河畔散步,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既能运动,也能调整身心,呼吸新鲜空气。 这些活动可以让你在家度过一个丰富多彩、身心放松的假期,在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同时,又能充实自我。 今天决定带娃看《阿甘正传》,吃一顿大餐,然后组装天文望远镜,晚上和他们一起看星星,让他们拍出人生中第一张星星图。 祝大家假日愉快!

国庆假期,你本可以避开花钱又受罪 Read More »

你努力学到的经验和技巧,为啥会没用?

Tess文章 你努力学到的经验和技巧,为啥会没用?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花高价报的课程,经过积极学习之后,发现从成功人士学来的那一套经验,对自己的工作开展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但是回顾课堂上讲师讲的内容,他们讲的似乎也没有错。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因很简单,别人是别人,你是你。 即便是同一个问题,面对的人不同,就不可能用同一套解决方案。 我们常常被“勤奋”和“努力”的表象所迷惑,以为只要不断地行动、积极学习、实践他人的经验,就能取得成功。 然而,当事人却总是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独立思考。 以开发客户为例,独立思考意味着要对自身情况,客户的实际需求进入深度分析。 假如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怎么在跟客户谈的时候去扬长避短? 假如你不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和决策逻辑,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话术,很大可能并不符合目标客户实际情况,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举个例子,对方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你对他大讲特讲基督教和美国的意识形态的优越性,你觉得能跟他拉进关系、找到共同话题吗? 所以,学习他人的方法时,强行模仿的结果通常只是东施效颦,徒增笑耳。 另外,我想纠正一个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 很多人把行动上的努力当作努力的标准,并认为“努力”是成功的唯一途径,还动不动就说什么“天道酬勤”之类的鸡汤自我鼓励。 我想说的是,行动分为有效行动和无效行动。 有效行动才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有效的行动往往源自深度思考。 有些人所谓的“勤奋”就是无效行动的遮羞布。 他们是在用表面的忙碌掩盖内心的懒惰。但凡他们能花点时间去思考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都不会让行动变得无效。 最后我想说一下成功的真正原因。 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独特的原因,可能是个人的专业能力、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人脉资源,赶上了风口,甚至是无意中的机遇。 成功人士说的话,很多人都奉为圭臬,但实际上,有的人的成功是真的,但所说的话是很片面的。 一个靠人脉成功的人在分享经验的时候,肯定会强调人脉; 一个靠专业技能成功的人则会强调专业能力; 一个靠运气成功的人会强调运气的重要。 所以,我们在听别人分享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用审慎的眼光、批判的思维去看待,而不是带着崇拜去全盘接受。 盲目地沿用他人的经验,不去反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行动上的勤奋无法替代思考上的深度,所以,我们需要停下来,反思并调整策略,而不是一味地在行动中迷失方向。 只有勤于思考、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今天就酱紫吧! 10月份Tess外贸Club线下聚会在珠海举办,愿意当分享嘉宾的小伙伴请把个人介绍+分享主题+大纲发到ly-r@163.com   10.27,珠海见!

你努力学到的经验和技巧,为啥会没用? Read More »

向别人求助,其实就是开发客户,底层逻辑一样一样的

Tess文章 向别人求助,其实就是开发客户,底层逻辑一样一样的 有人问我,经常收到不同人的求助邮件,是怎么筛选哪些人要帮,哪些人不帮? 向别人求助,特别是向陌生人求助的时候,让对方对你的求助感兴趣,并心甘情愿地免费帮忙是有套路的,本质上和开发客户一样。 对于那些求助邮件,我是否回复的标准有两点: 1.对我是否有好处。 我不是做慈善的,更不是圣人,虽然偶尔会好心做点好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花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首要考虑的是这件事是否对我有好处。 每一个发邮件求助给我的人都会收到一封自动回复邮件:     有些人收到自动回复后,会特别标注,案例不能公开。 相对于那些同意公开的案例,不能公开的求助邮件被回复的概率就没那么高。 原因很简单,花时间和精力在这些东西上,对我没多大好处。 我都不收钱为你解答问题了,可你连写作素材都不能提供,所以,为啥要花时间在你身上? 这是一种“利他”和“互利”思维,说到底还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所以,向别人求助之前,首先要去想,既然不给钱,那我能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呢?   如果啥都不能给,还要凭空给对方加上“保密义务”,对于被求助的人来说,感觉肯定不会好。 在成年人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交换,越是对等的交换,交易才越容易达成。   最明显的案例,Club的分享嘉宾为Club会员免费分享,Club为嘉宾带来优质流量。   9月份的嘉宾Adam分享之后,马上获得了更多的询盘和潜在订单。(相关阅读:穷人创业想成功,可以学他)     你做事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完全忽视被求助者的“利益”,在不对等的情况下,交易一般无法达成。   同理,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业务员往往都想让对方立刻下订单,很多人不会想,客户下了订单,你赚到钱了,你能给到客户什么呢? 2.问题是否有价值。 价值的标准因人而异。 对我而言,高质量的问题是可以让我深度思考的,或者是我从来没遇到过、需要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才能找到答案的。 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能够学到新的东西。   教学相长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外贸案例50例解析》中的案例,都是让我也能感兴趣的话题。   可能会有人问,什么样的求助是没有价值的呢?   是否没价值,也是因人而异。   大家的阅历、能力、认知不同,对一件事的看法自然也不同。   通常来说,没价值的问题有2类: A.太空泛的问题:   如何做好外贸,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写开发信,如何和客户搞好关系? 如何获取更多的询盘,如何回复询盘?   《一个人的外贸江湖》卷一和卷二加起来差不多五十万字,那么长的篇幅,这么多具体而详尽的案例,也只是从两三个面去阐述如何做好外贸,如何跟客户搞好关系,如何回复询盘。   所以,怎么可能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一封邮件去说清楚这些问题呢? 《一个人的外贸江湖》全集123 B.太基础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谷歌或者百度上随便一搜就能够搜出答案,但求助者放弃了最有效的办法,说明这些人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非常差。即便给了他答案,他随之而来还会有另外一个答案,对于这类人,我都是避之不及。

向别人求助,其实就是开发客户,底层逻辑一样一样的 Read More »

说几件让外贸大神长教训的事

Tess文章 说几件让外贸大神长教训的事 不少人都叫我大神, 我觉得吧,在大神泛滥的年代,“大神”和“小姐”一样,早已走下神坛变了味。 其实,即便是真大神,也有很弱智的时候。不信给你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1.看似是信任,实则是大坑。 刚毕业的时候(2006年),一客户说他们中国的另外一个供应商没有收美金的账户,让帮代收货款,收到后把钱付到他们指定的账号。 本以为是客户信任,自己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没想到事后公司账户因为涉嫌诈骗被封,“客户”也消失了。 后经多方折腾,虽然自证了清白,解封了账户,但白白损失了一笔钱(那笔钱已经汇到了“客户”指定的账户,无法追回,但我们却要退还等额的款),公司的账户也好长时间不能用。 经此一事,再遇到有人让我代收货款,我就会非常小心。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 还能这样出证?! 刚做外贸的时候,懂的不多,以为申请有NB号的CE证书找个中国代理就能做。 于是,找了一个代理,寄了样品,付了测试费,后面顺利拿到了带NB号的证书。 五年后证书到期需要更新,代理失联,无奈之下联系发证机构说了更新证书的事。 发证机构说,更新可以,但你要提供测试报告。 我大惊, 测试报告不是你们出的吗?我要是能出测试报告还找你? 答曰: 我们只审核测试报告,不对样机做测试,报告OK就出证。 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我提供给代理的样机根本就没有寄给国外的出证机构。 本来呢,更新证书是免费的,但由于中介失联,不得不重新找了一家可以做检测和出证书的机构,又付了一次钱。 3. 你以为占到了便宜,呵呵。。 和工厂谈价格,拉锯战了好久,工厂终于同意。 样品OK,价格OK,客户下单。 最后,客户收到货有一部分是空箱。 除去这部分空箱,价格等于没谈。 从此,我学会了对一部分供应商的货全检,全检,全检。 重要的事一定要说三遍。 4, 莫名赔款 有一次,货都到港口了,收到一封邮件,说是柜子内部被刮花了,要订舱人赔钱。 从此,我学会了出货之前给货柜内部拍视频留证据,以防被讹上。 5. 便宜的运费 某次,客户在众多货代里选了一个报价最低的,结果,出提单后,那家货代直接拿着提单敲诈,声称,不支付两万美金就不给提单。 那次事件之后才发现,货代行业真有一群人一直在干这种敲诈的事,且几乎每次都能成功。 只不过敲诈金额是可以协商的,比如,他要两万刀,有可能谈到一万或者一万五。 所以,运费低于市场价低可不是好事情啊。通常都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6. 双清包税 寄给客户一个样品,走双清包税。本来是图省事,没想到货没了,运费没了,由于客户没及时收到样品,客户也没了。 经此一事,才知道双清包税是个大坑,一不小心就会被那些瞒报、虚报的货主连累,更会被那些想薅政府羊毛的无良货代连累。 对了,“双清包税”这是词和“买单报关”一样,本身就是违法的。 估计还有一大堆人不知道吧。 7. LCL大坑 曾经走过一批散货,CIF价,一个货代报的运费挺便宜,于是就选了他。 结果,货到目的港后,货代给客户发了天价的账单,客户大怒,指责我是骗子。 从此,我才知道,那些LCL,中国的货代为了揽货,会低价报给发货人,把高价费用转嫁到目的港收货人身上。 经此一事,我再走LCL,一定会问清楚目的港和发货港的详细费用。 8 蓝单和红单 一客户急着要货,指定一个20GP的货走空运。这对货代来说是个大单,于是纷纷找我报价。 最后我选了一个相对便宜,但不是最便宜的UPS.

说几件让外贸大神长教训的事 Read More »

当你被假爱蒙蔽了双眼

Tess文章 当你被假爱蒙蔽了双眼 一朋友最近陷入了爱河,据他说,他和女友24小时都恨不得在一起,真正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在一起的时候,每隔三五分钟都要发给信息给对方。 我问,你们在一起都干些啥? 他说,无所谓干什么,就是想在一起,看到对方就很开心,每天啥都不想干,就想在一起。 然后,他反问道: 这不就是真爱吗? 我说, 这是被冠以爱情名义的激情,新鲜感过后,很快就会相看两厌。 你以为谈恋爱就是每天聊天吃饭看电影逛街这些轻松开心的娱乐活动吗? 还是如朋友说的,恨不得啥事都不干,整天粘在一起来消磨彼此的时间? 这些如胶似漆的行为,底色只是廉价的陪伴。 只有真正爱过的人才知道,爱情不是漫无目,不会让人感到无聊,更不会让人焦虑,因为它是双向奔赴的。而双向奔赴就决定就决定了不会存在上面这些东西。 爱情是有力量的,它带给人的东西也是正向的。 如果你所谓的“爱情”让你的工作、生活、学业变得更糟了,那一定不是真爱。 所谓相爱,是两个人在肉体上吸引,在思想上契合,在三观上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生活中一致的目标,且你们都在彼此对未来的计划之内。 你们会为了美好的未来更加努力地工作,牺牲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浪漫,甚至会为了未来的团聚而牺牲掉当下的团聚。 你们看似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但是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将对方考虑在内,并且朝着对方越走越近。 所以,当你有了真正喜欢的人,你的生活会充满动力,在疲倦而残酷的的现实面前充满斗志和希望,这就是爱情给予你的力量。 双向奔赴的爱情还在于,即便你狼狈不堪,对方仍然看得见你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质,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义无反顾地忠诚于你。 在爱情的加持下,人会变得勇于承担责任,让自己变强的同时,也让对方变得更加强大。 如《致橡树》所描述的那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和对的人谈恋爱,谈的不仅仅是爱,更是陪伴,成长,忠诚,信任,尊重,和不离不弃。 所以,你真的爱过吗? 如果恰好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好好珍惜吧。 人的一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三五年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那个人,也不要灰心,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是注定要发生的,与其沉溺于不可挽回的过去,不如去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明天到了,你会遇到谁?谁又会遇到你? 祝大家都能遇到双向奔赴的爱情。 即便遇不到,也不要随便找人搭伙过日子,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一时寂寞爱错了人,最终寂寞了一生。

当你被假爱蒙蔽了双眼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