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了一个“独立女性”,感觉挺滑稽的
Tess文章 围观了一个“独立女性”,感觉挺滑稽的 01 去参加一个小聚会,现场有个叫Q的女人一直在高谈阔论女性独立。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大致了解了她的个人情况:未婚、三十出头,对自己的颜值很自信。(旁人看最多70分,她则坚定地认为有90) 她一直在说中国男人如何不堪,什么大男子主义,凤凰男、妈宝男什么的,并且就女人的现状提出了几个很严肃的问题: 凭什么女人嫁给男人后生的孩子要跟男人的姓? 凭什么要伺候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婆婆,还要被这个老太婆挑三拣四? 凭什么夫妻都上班挣钱,妻子下班后还要做家务? 凭什么男人在外面胡搞可以说是应酬,女人去应酬就被说成放荡和不顾家? …… 这几个话题很容易在已婚女性和即将踏入婚姻的女性中引发共鸣。于是,不出意料地,马上得到了现场很多人的回应。聚会很快变成了控诉老公和婆婆“恶行”批判大会。 我饶有兴味地看着Q成为这场批判大会的旗手,忽然很想搞清楚她真正的价值观,于是就上前加入了她们的讨论。 我问Q:你结婚了吗? 她说: 没有呢,打算明年五一结婚。 我问:你们的婚房是你和男朋友共同买的吧? 她说: 开玩笑,男的结婚还要女的出钱买婚房,这样的软饭男活该找不到老婆。 我又问:你们那边结婚收彩礼吗? 她说: 当然了,父母把女儿养这么大,总不能白白嫁给一个男人啊,不收彩礼的女人会被认为不值钱,再说倒贴上去的媳妇男方家里肯定会被轻视。 问了这几个问题后,Q的真实情况一览无余: 30+,未婚,有几分姿色, 认为男性应该为婚礼买单, 彩礼的金额直接反应女性的价值,以及婚后的地位。 有这样价值观的女人大谈男女平等、女性独立,听着很有种莫名的滑稽。 本想再问问她收了多少彩礼,但觉得没啥必要了,Q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双标G,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一谈到权利,她们就是现代独立女性,要跟男人平起平坐; 一谈到义务,她们瞬间就会穿越到封建社会,秉承“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思想,认为男人为女人买单是天经地义的。 02 不管独立女性有多不愿意,也必须承认一个现实,现在的世界,仍然是一个“男权世界”,女人想和男人做到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相对平等,也必须要付出代价。 因此,未婚女性想在婚后和丈夫平起平坐的时候,最好想清楚一些问题: 1.婚房可以心愿意和男友共同出资购买吗? 2.自己和父母愿意不收彩礼吗? 3.婚礼的费用愿意和男方共同承担吗? 4.愿意婚前婚后都和男人AA吗? 5.赚钱能力和男友旗鼓相当吗? 如果上面五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接下来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向男方要求平等的权力和义务。 如果对方不同意,那就说明这个男人的底层三观和你是不合的,最好趁早换人。 试想一下,丈夫要求你白天在职场打拼,下班还要家务全包伺候他全家,赚的钱却跟你差不多,谁能心甘情愿地长期过这种生活? 心生不满的一方肯定会有怨气,即便怨气暂时被压下去了,但并不能说明它消失了,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它一定会以更加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所以,三观不合的人勉强在一起也只能引发更多的家庭矛盾,最终还得一拍两散。 可是,如果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天天在外面打拼,累得跟狗似的,家里的女人却还要求“男女平等”,既要男方承担传统男人应该承担的一切,还想为自己争取现代独立女性的地位和权利。 只能说,这种女人要么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症”,要么就是个极端自私的人。 著名的女权主义者莎乐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女人只须对自己保持忠诚,女性对男人“不忠”恰恰是为了回归自我,并非欺骗和淫荡。 这句话让很多伪女权主义者奉为圭臬。只是,伪女权主义者只知道莎乐美很独立,一生之中让众多男性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却不知道,她本身就拥有男人的思维方式和天才般的智慧。 德国作家萨尔勃曾这样评价莎乐美,说她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 更重要的是,她的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观点。 正因为莎乐美从来没有依附某个男人,所以才能坦然地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女性只需要忠诚于自己”的观点。 最后,很诚心地给女同胞们说句实在话: 如果没有真正领悟到男女平等意味着什么,也不具备和男人同等的生存能力,那就就老老实实做个传统女人吧。 相关阅读:她不收割富豪和男神,只让天才们为她痴狂 PS: […]
围观了一个“独立女性”,感觉挺滑稽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