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99.99%的货代遇到他们,必死无疑

 

01

 


Keven是个老货代,有自己的进口公司、物流公司,在美国也有自己的A级清关公司。
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国际物流、清关这些方面很专业,也见多识广,直到遇到深圳的一家公司,简称M公司。
M公司和其他的外贸公司的出货方式很不同,普通公司的做外贸的基本流程是这样的:采购-找货代订舱-船东运货到目的港-收货公司收货后拉到仓库-卖给本地买家。
   但是,M公司却很复杂。
  1. 他自己不订舱,而是让广州一家公司订舱,
  2. 提单上的shipper不用自己,而是用N个和自己不相关的公司,后来证明全部是假发货人;
  3. 收货人也用N个不莫名其妙的公司。
  4. 货到美国之后,会运到N个不同的仓库。
一直到最后,你会发现,M公司的每一步操作,都是精心设计的圈套,他们用了层层隔断的方法去主体变更,完美规避东窗事发后被货代和报关行追债。

02

 

 
Keven接了他们的订单,前8个柜都挺顺利,但是,到了第9个柜子(20GP),灾难出现了。
M公司给Keven的CI上的产品一直是塑料瓶,货值9072美金
但是,被美国海关查验后,发现这批货不是塑料瓶,而是食品级的黄原胶,而且还是copy。
一个20GP的黄原胶的采购价,在1688上是USD52173,
国际站上,可以看到这批货的零售价可以达到518071美金。
塑料瓶所有的税费是1203.99美金,占总额USD9072的13.2%。
但是,黄原胶的税率却是这样的:
请注意:同一种产品,不同的中国公司到美国的反倾销税不同。就黄原胶而言,有的公司需要交154.07%的反倾销税,有的公司交77%就行了。
到这里,有没有人能联想到M公司为啥要用不同的Shipper出货?
到现在,案情很明了了,M公司用“塑料瓶”的品名出口美国,目的是为了逃避真实出口产品“黄原胶”的高额税费,为自己制造更多的高额利润,把所有的风险都甩给货代。
用不同的shipper, 除了隔断风险,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预防未来货被查验,东窗事发后更少地补税。

03

 

Keven作为老货代,对业内瞒报冲关这种事不陌生,他让M公司提供真实的发票,赶紧把税给补了。
美国海关给的税单上认定应交各项税费USD96748.21.(这个金额是按照零售价计算的)
M公司提交的新发票的货值总价是USD34500
当时的情况是,收货人和报关行都是Keven的公司,为了避免进一步的麻烦,他马上补缴了税款,把货提了出来。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货代(Keven)的损失是M公司造成的,M公司需要赔偿货代的损失。
但是,M公司并没有,而是各种扯皮。
Keven一怒之下把M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赔偿损失。
没想到,M公司反手把Keven公司也告了,让Keven赔他们58万,还向法院申请了诉讼财产冻结。
倒霉的Keven一脸懵逼,自己去维权,赔偿没拿到,忽然又被冻结了58万,这话儿说的。。。
   于是,他找到了刘律师。
 
刘律师看了案情后说,
虽然律师不能对代理人说能包赢官司,但你这个案子,从案情上看,没有输的可能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两次庭审结束后,很多触目惊心的真相浮出了水面,以至于刘律师震惊和愤怒到决定免费代理M公司反诉Keven的案子。
那么,
1、M公司作为加害人,明明是他的全责,且是恶意的全责,他会以什么理由反诉受害人(货代Keven)呢?
2、M公司明知官司会输,为什么还要去打两场必输的官司呢?
3、M公司从哪里弄过来了那么多假的Shipper呢?
4、这些到现在还蒙在鼓里的被冒用为shipper的国内公司将面临什么样的雷呢?
随着更多案情的披露,Keven发现,倒霉蛋不止他一个人,不同的是,其他货代选择自认倒霉。
奇怪不?
为啥其他的货代会自认倒霉?
如今,货代圈只要一提到“黄原胶”就知道是深圳的M公司,他们已经在货代圈臭了。
但是不要紧,M公司只是实控人的一个壳,估计很快要换壳了。
Keven的分享150分钟,全程无尿点,绝对会刷新你们的三观,现场很多老货代都摇头,觉得自己遇到M公司必死无疑。
预知详细情况,去福利仓看完整视频即可。
视频做好后,群主会把链接发到1-35群。
现在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都出来了,预料之中,M公司败诉,Keven拿到了赔偿,被冻结的58万也解冻了。
或者想了解详细案情的,可以去找Keven了解详情,

但是,Keven为此失去了美国的公司,他担心前M公司前8个柜子也有问题,美国有提货后继续查验的操作,M公司在未来是不可能提供FDA证书和查验资料的,为了避免被美国海关拉入黑名单,他注销了公司。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