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国外换汇,回国在出境口被捕:他犯了什么错?

有人给我发来一段求助信息:
一、关于小A的行为解析。
小A在日本通过非官方渠道,将日元兑换成人民币,并收取了两笔合计超过53万人民币的汇款。
这一行为从中国法律视角看,不但违反了外汇管理规定,还存在涉嫌刑事犯罪的高风险,具体问题如下:
-
规避监管、非法换汇。
中国居民每年有5万美元的结汇额度,个人完全可以通过银行合法操作。小A放弃正规渠道,转而找陌生人“地下换汇”,本身就是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的行为,可能触及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 -
账户接收诈骗资金。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53万元人民币是诈骗团伙从受害者那里骗得的资金,并直接打入小A的账户。虽然小A不是主犯,但其行为符合“为犯罪活动提供便利”的特征,可能被警方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主观过失,非完全无辜。
小A选择了明显高风险的方式换汇,且金额巨大、账户异常,说明他对这类操作的非法性至少是“应知”状态。在司法体系中,不知道自己违法从来都不是免责的理由。
所以,从事实层面看,小A并不无辜。他或许不是诈骗团伙成员,但他在贪图便利和汇率优势的动机驱使下,主动接入了高风险非法渠道,最终被洗钱链条反噬。
二、当前阶段应对建议。
目前最重要的是,不是“喊冤”,而是快速找准方向,冷静应对。建议如下:
-
尽快确认人在哪里。
联系天津公安机关(案发地)为优先,电话或到访查询是否有立案、拘留信息,同时请广州本地律师同步查白云区及周边看守所是否有人被羁押。 -
聘请熟悉刑事案件的专业律师。
律师必须具备办理非法经营、洗钱、信息网络犯罪等经济类刑案经验,并了解异地羁押案件的操作流程。 -
准备情况说明与证据材料
尽可能搜集以下材料:a.与日本换汇方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b.对资金来源“不知情”的证据
c.汇款前后账户资金流向记录
d.书面说明:说明换汇初衷、资金用途、没有犯罪意图等情况
-
争取宽大处理
律师介入后,应当主动表态愿意配合调查、协助退赔,并向公安机关表达对非法行为的认识和悔意,以争取“从犯认定”、“情节较轻”,或取保候审。
四、一点提醒:
很多人把“换汇”当成生活便利,却忘了它背后的法律风险。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对规则的轻视与侥幸常常是悲剧的源头。
小A不是受害者,而是用非法方式求便利、结果被利用的高风险操作者。
我的读者99%都是整天和外汇打交道的外贸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别哪天也被当成逃犯被抓了。
今天就这样吧。
PS:今天举办三年一次的小课堂。

在准备课件的时候,越来越生气,几度觉得报名费应该在后面加个0,可惜啊,不能坐地起价,做人要讲诚信。
在3小时的讲解中,哪怕听众能记住一句话,学会一个工具,先不说能赚多少钱,至少能把学费省回来。
以前听过一些培训,听了三个小时,总结一下5分钟就能讲明白。我PPT里的内容,估计有些培训机构要讲7天吧。
我要是想扩展,小SOHO的工具都能讲一天,但今天我大概15分钟就能讲完。
下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