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防了骗子这么久,却被银行悄悄黑了这么多钱
我最近收到三笔汇款:
一笔90美金(样品),来自韩国;
一笔23,000多美金(大单),来自芬兰;
还有一笔860美金(样品单),来自英国。
都是从国外汇出,都是发达国家,但手续费的差距,让我有点惊到。
芬兰那笔2.3万多美元,扣了8.38美元;
英国那笔860美元,扣了1.93美元;
而韩国那笔才90美元,手续费却高达8.39美元,比paypal的4.4%手续费还黑。
同样的汇款,差距为啥能相差四倍以上?
今天我们来聊聊银行手续费的问题,特别是跨境汇款。
看明白了,会省下下不少手续费。
一、手续费从哪儿来?
很多人以为手续费和金额挂钩,其实不是。
跨境电汇的手续费不是按比例收的,而是按路径收的。
你可以把一笔汇款想象成一次长途旅行,钱从客户的账户出发,要经过几层银行才能到你账户。每经过一层,就可能被砍一刀。
这三笔汇款手续费的区别,就在于它们走了不同的中间行(intermediary bank)。
二、中间行,才是决定手续费的幕后黑手
一笔国际电汇通常要经过三层:
A、汇出行(客户的银行)
B 、中间行(负责美元清算的美国银行)
C 、收款行(你的账户银行,比如汇丰香港)
手续费高低,几乎完全取决于第二层,中间行是谁。
芬兰和英国客户汇款时,他们走的是 J.P. Morgan 、Chase 这条通道,清算系统稳定、费用低、路径短。
而韩国那笔汇款,默认走的是 HSBC USA 或 Bank of America,这两家银行几乎是整个SWIFT体系里最黑的一类。
无论金额大小,都会按最低费率收,1刀至少8美元起跳。所以90美元那笔,扣掉8.39美元再正常不过。
三、Bank of America的隐形黑招。
不要以为最离谱的就是小额汇款被扣手续费,大家可以来看看这张汇款单。
汇款金额是13,164.25美元,手续费显示是0美元。
看起来非常干净对吧?
但仔细一看汇率,它写着:1美元 = 6.8367人民币。而当天的真实市场汇率是7.11。
这意味着,Bank of America在“兑换”环节,每一美元都少给了0.27人民币。
看起来没多少,但这一笔就被吃掉了将近 3600人民币,差不多506美元,手续费3.84%,可怕吧?
这比任何手续费都狠。
它不写在“fee”那一栏里,也不算“汇款成本”,而是披着汇率的外衣,合法、安静、精确地薅走了你的钱。
四、为什么它敢这样做?
因为美元清算权掌握在美国手里。全世界所有境外美元汇款,都必须经过美国的清算系统:Fedwire 或 CHIPS。
你可以这么看,美元不是国际货币,而是美国的货币。
你无论从芬兰、韩国还是日本汇美元,最后都得“过美国这一关”。
而在这关里,坐镇的都是私人银行:
J.P. Morgan、Citi、BoA、HSBC USA,WELLS FARGO……他们有权决定手续费、汇率、路径,完全是一个黑箱自治系统。
你、客户、收款行都无权干涉。
他们说8美元就是8美元,
他们说6.83的汇率就是6.83。
所以,选择中转行,其实就是选择被谁薅羊毛。
五、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被薅得少一些?
我之前也被薅得很肉疼,后来我问清楚我的开户行分别和哪些中间行合作。
然后我就让客户尽量选择和我的开户行合作的中间行汇款。
比如,汇丰香港和J.P. Morgan、花旗合作,那我就让客户通过这两家汇出。
这样路径短、费用低、到账快。即便出了问题,我的开户行是可以查到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如果中间行和收款行没协议,你要是收不到钱,收款行就不知道发生了啥事。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些都是我的经验。
很多客户第一次听我这样讲时都很惊讶,但事实证明,这个小动作一年能帮我省下很多手续费。
中间行带来的幺蛾子远不止手续费高的问题,有时候,他还不让你的款入账,误事。
比如,客户说他付了款,钱到你账号了,但你就是收不到。
六、给外贸人的几点建议
① 发PI时写清楚
Please use J.P. Morgan Chase or Citibank as intermediary bank when sending USD via SWIFT.
② 如果可能,要求OUR模式
让客户选择 OUR (all bank charges borne by sender),否则中间行和收款行都会从你的钱里扣费。
要是客户不同意,至少也要各自承担各自的费用。
③ 小额订单不用SWIFT
500美元以下的,用 Wise / Revolut / Payoneer 更划算。
④ 防汇率黑洞
其实我们干什么事,不怕费用高,就怕黑箱操作,以及那些不透明的费用。
Bank of America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让你以为自己没被扣钱,但在你看不懂的那行汇率里,早就扣完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是黑箱,但黑箱也有潜规则,你搞清楚之后,就能少吃点亏。
今天就酱紫吧。
经验从哪里来,都是从吃亏中来的呀。
10.26, Tess外贸Club第二位分享嘉宾小J
嘉宾介绍:
外贸新人,现在每天靠AI写开发信,已经训练出合适自己的GPT和Gemini,擅长使用ai工具进行提效。
容易通过聊天获得别人的信任,可以分享一下我聊客户的方式。
主题: AI让我开发客户更容易
1️⃣ AI的起点:从零开始,在最卷的灯具行业突围
——为什么选择AI,以及AI如何成为提升效率的唯一突破口。
2️⃣ 实战演示:如何用AI完成从客户背调到开发信的全过程
——现场展示AI写信的逻辑、节奏与可复制性,用结果验证效率。
3️⃣ 系统化尝试:AI + n8n 的自动化探索
——如何把AI变成“能跑起来的系统”,以及落地过程中的技术挑战。
4️⃣ 人性化胜出:AI能触达客户,但信任靠人建立
——她在短时间内赢得客户信任的真实案例与经验总结。
5️⃣ 认知升级:AI不会替代人,但会淘汰拒绝学习的人
——从个人经验出发,对AI时代外贸人角色转型的思考。
第一位嘉宾分享主题: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一个外贸SOHO的裂变成长实录
分享嘉宾:白纸
嘉宾介绍:(这个SOHO比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