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这个SOHO比我强

01
在外贸圈,最不缺的就是是从零起步的SOHO,因为做SOHO的门槛很低,只要不想打工,抱着一台笔记本就可以开始了。
但是,从一个人做到一支稳定高效的团队,且在16年里稳步发展的SOHO,我相信99%的人做不到,包括我。
她叫白纸,和我一样从2009年开始做SOHO的。
不同的是,如今的她早就有一支十几人的稳定团队,且团队执行力、忠诚度都非常高,而我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一个人在做。
我问她是如何管理团队的,她说一言难尽,接着发了一些文件给我,我看了一下,自愧不如。
讲真,这些事我是做不来的,因为我这种人习惯把事情记在脑子里,更不擅长对新人手把手教。
白纸比很多老板都强的地方还在于,在于她的员工对她挺满意的,有个员工已经为她工作了7年,有三名员工年销售额超过500万。
当然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
她说,起初,随着客户数量变多,订单量稳定,她开始尝试扩张。
于是,她开始带第一个人,第二个,第三个。
这个阶段最难的,因为自己都没完全搞清楚怎么教别人,怎么带团队。
她吃过很多亏,也走过很多弯路:
有人来了几个月就走了,她才意识到,没流程、没方法,靠感觉带人不可能复制成功。
有人明明能力强,却在她试图“培养成管理者”后变得手足无措,甚至离职,她才开始反思: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带人,有些人适合一直做销售。
更难的是,有人飞单。
客户被一个员工转到另一家公司,她面临的不只是金钱损失,而是对信任的瓦解。
那一次,她没有息事宁人,而是请了律师去介入,去那个离职员工的新公司和他的新老板对峙,最后成功解决了问题,对后来人还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前些年流行孵化团队,她从公司提炼一些成功的案例,开始复制团队,慢慢地,团队就发展起来了。
02
我联系白纸,是她报名了Club的答疑团,她的个人简介是这么写的:
但是,在实际的沟通过后,我发现她最闪亮的地方是打造了一套普通人从小做大的方法,可以落地,可以复制。
她不是那种老板型的人,但她在反复踩坑中成长成了一个值得被信赖的老板。
团队逐渐成型,她开始总结和沉淀,比如:
把客户异议处理做成“销售问答百问”;
把培训流程做成“一周入职计划表”;
把踩过的坑写成“问题解决方案文档”。
她把经验变成资料,进而变成体系。
她打造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而是一个有温度、有纪律的小型战斗组织。
每一个成功的SOHO,个人能力都很强,但他们普遍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而白纸,恰好就在个人和团队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当然,我必须要说的是,白纸所做的事,并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条可供参考、值得复刻的路。
10月26日,白纸作为分享嘉宾,将会为我们讲述在过去16年,她是如何一步步从SOHO做到团队的。
顺便说一下,白纸在做SOHO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用组建团队的方式的方式解决了订单太多、跟不过来的问题。
而我则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去解决,到时候,我会作为补丁也来分享一下。
主题: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一个外贸SOHO的裂变成长实录
分享嘉宾:白纸
大纲:
1.soho到哪个阶段开始组建团队;
2.SOHO阶段的获客途径,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3.如何复制团队;
4.如何挖掘员工的优点;
5.如何搞好和员工的关系,留住员工;
6.如何处理员工的飞单问题;
7.现阶段开发客户的方式;
8.团队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9.对正在做soho和带团队的人有哪些建议;
10.26,东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