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老板拿捏员工的高段位套路
01
我越来越发现,会做业务的人很多,但既能做好业务,又能带好团队的人,凤毛麟角。
尤其是在外贸圈,老板大多是“业务出身”,自己跑得快,习惯一个人横冲直撞。一旦要带人,往往就陷入一片凌乱中。
昨天在 Tess 外贸 Club 的线下分享会上,Connie 让我们见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老板。
她从 SOHO 做起,十多年时间,从一个人打天下,到如今带出一支十几人的团队。
更重要的是,她的团队里,大多数都是三年以上的老员工。
在外贸行业,老员工能留下来,别的不说,光从收入上就能说明一些问题:
他们的收入不会太低,日子也应该过得比较舒心,没有人经常给他们气受。
我总结了一下她在团队管理中展现出来的一些高段位做法,看似平淡,实则刀刀入骨,完美体现了针对人的管理哲学。
02
01 KPI不一刀切,而是因人设定。
很多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的 KPI 都是统一设置的。
我理解这种做法,既然大家用同样的平台、卖同一家公司的产品,KPI 自然要统一。
但 Connie 从不搞统一 KPI。
她说:
“每个员工的能力、性格、客户类型都不同,
如果我用一样的标准去考核,是对他们不公平,也会打击积极性。”
于是,她会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设定目标:
-
强在维护的,就看客户复购率;
-
强在开发的,就冲新询盘数量与转化率;
-
执行力强但性格内向的,就盯 CRM 跟单效率。
这样一来,KPI 不再是员工背上的一座大山,而是可以让他们发挥长处的舒适区。
员工不内卷,但都有清晰的努力方向。
你看,管理不是靠制度压人,而是用理解去推动人。
02 她花 21 天,看清新员工的优点。
Connie 有一个特别的管理习惯:新人入职 21 天观察法。
在这 21 天里,她的任务不是盯错,不是查勤查绩效,而是每天写下这个员工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
哪怕只是邮件标题写得清晰、
哪怕只是做图更顺了、
哪怕只是PI做得更好、
或者只是主动帮同事打包样品……
她说:
“新人刚进公司什么都不懂,如果我天天指出他哪里不对,他会越来越怕。
但如果我每天帮他发现一个长处,21 天后他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可以’。”
不得不说,虽然她不是学心理学的,但她真的很懂“心理安全区”的搭建。
任何时候,员工只有在一个安全、被看见、不怕犯错的环境下,才会愿意冒险,才敢承担,才想长期留下。
03 管人的艺术。
很多老板是靠“直觉”和经验管理,Connie 则不同。
她给我们展示了一整套内部流程体系,从入职培训到出货分工,从客户管理到销售 SOP,全链路、全流程闭环。
比如:
-
新人7天培训计划:涵盖产品、平台、软件、资料模板等内容;
-
客户分层管理机制:谁是重点客户,谁是潜力客户,动态标记;
-
投诉处理 SOP:第一时间反应 + 情绪安抚 +动作执行;
-
客户问题库:总结各种“坑”,让新人快速上手不恐慌;
-
岗位责任说明书:谁负责什么,出错谁兜底,有据可查;
你可以清晰看到,她用制度解决混乱、用流程降低犯错、用标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这点,在外贸 SOHO 向团队转型这条路上,太重要了。
很多人就卡在这一步,永远做不出规模。
04 没做成的单子都要复盘到底
Connie 有个习惯:复盘失败的订单。
她说:
“一个没做成的单子更值得研究。
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你还会不会犯一样的错。”
她把失败的询盘分类为四大类:
-
个人原因:回复不及时、报价不准、跟进不到位、专业度不够……
-
客户原因:要求太高、交期太短、参观完没下单、已合作他人……
-
价格原因:客户目标价低于我方报价 1-2 美金 / 3-5 美金 / 5 美金以上
-
公司原因:交期长、资质不匹配、内部响应慢……
更重要的是:每一类原因都搭配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她不是复盘“谁的责任”,而是去找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改进开发客户的办法。
这才是复盘的真正意义: 查漏补缺。
如此,便能让每一次丢单,都成为下一次成交的伏笔。
05 “不放过” 客户稳定的老业务员
老业务员手上有订单、有客户,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惰性,在开发新客户上就很懈怠。
久而久之,既不学习,也成不了榜样,还会给新员工带来‘不学也能混’的示范。”
所以,她定期组织“开发新客户挑战赛”,全员必须参加,老员工也不例外。
这场挑战不是为了刷单量,而是为了唤醒“动起来”的力量,让业务员打破惯性,重新站在业务起跑线。
Connie不是那种气场强大的“话事人型老板”,看起来很安静,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会,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甚至有点不自信。
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叫“白纸”。
但一场分享下来,让大家觉得她真的很有料。
她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不靠打鸡血,而是用细节、结构、信任和体系,一点点把SOHO发展成了一个有能力、有温度、有自我修复力的组织。
如果你正在从 SOHO 向团队化过渡,
如果你已经带了几个人,但混乱中找不到方向,
如果你希望你的员工不只是“为你干活”,而是“愿意一起走”
Connie 的分享,值得你去听听。
PPT已经在会员福利仓,视频正在剪辑,这两天剪完后会放的会员福利仓,大家看群通知即可。
本着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原则,本次嘉宾需要大家帮忙的问题是:
如果你能帮到她,或者你有什么问题向她请教,可以联系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