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有些员工,已经开始用社保发财了

01
在中国,赚钱的路子有很多,有人炒股,有人炒房,有人直播带货。无论是股票、房子还是带货,都是时代的产物。
而眼下这种靠“工伤反向索赔”的发财方式,也是时代的产物。
玩法很简单:
入职的时候跟公司明确说自己不交社保,为表达诚意,还白纸黑漆签合同声明放弃社保。
找准机会,自导自演在工作时间出点什么事故,然后以“公司没交社保”为由讹诈公司,让公司赔钱,要不然就去举报公司不交社保。
接下来,就是员工仲裁公司。
在新的司法解释下,老板必输无疑,很多老板选择花钱免灾。
不信邪的老板则决定奉陪到底。
接下来剧情你一定熟悉:律师闪亮登场,仲裁委员会根据最新司法解释一锤定音,老板的钱包直接开口输血。
最后受伤的不是胳膊腿,而是企业的现金流。
说句不客气的,在某些人眼里,工伤反向索赔,比买彩票中奖靠谱多了。
说起来,这个剧本也是蛮简单的,反反复复也就那么几步:
-
员工受点小伤,立刻拿“没交社保”说事。
-
律师指路:走仲裁,稳赢。
-
案子收尾,员工不仅医疗费全包,还顺带拿到一笔补偿金+精神损失费,顺便把没交的社保补上。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认识的律师最近都代理了类似的案子。
02
我做个大胆预测,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这种发财的路子会成为很多无良打工者的赚钱首选。
毕竟,披着“合法维权”的皮去讹诈,且能得到法律明确支持的,目前社保是一枝独秀。
而且,目测还会有其他的利用社保讹诈公司的方法出逐渐兴起:
-
入职不交,离职追补
员工明知公司没交社保,离职时突然要求补缴几年社保,否则就举报。很多老板怕被追溯、怕罚款,只能花钱摆平。 -
举报要挟
直接威胁:要么给我赔偿,要么我去社保局举报你。很多老板怕惹麻烦,就会选择私下和解。 -
恶意仲裁
找律师,利用《劳动合同法》规定,没交社保视为违法,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叠加。有的员工甚至专门靠打仲裁、打官司赚钱。 -
利用社保和工资的倒挂现象
有些地方社保基数高于实际工资,员工会要求“全额补缴”,把差额当补偿拿到手。老板一旦不懂政策,很容易被宰。
说白了,这背后是一种灰色生意经:
政府强制征收 → 老板普遍想逃避 → 员工抓住漏洞 → 倒逼企业买单。
表面上是“维护权益”,实际上很多时候演变成赤裸裸的讹诈。
03
有些中小企业看到这里估计会很绝望,问怎么办。
怎么说呢,要么改变思路,灵活用工,要么让公司破产,及时止损。
这里我也想跟员工说几句,别把讹诈当理财,短期占便宜,长期把就业市场搞死。
你的每一场“胜诉”,都是在把未来的用人环境推向更恶劣。
本来,企业和员工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一个想赚钱,一个想养家,合作愉快才是长远之道。
可现实呢,制度一推,立马变成敌人,互相防备,互相斗争,渔翁得利。
他们最后谁都没赢,赢的只是仲裁庭、律师费,还有觊觎你社保费的一方。
所以,小企业最大的工伤,不是摔断腿,而是摔碎了对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