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抢走你客户的人,才是你最该研究的人

01

9月份,我找了一个既做货代又做外贸业务的人当分享嘉宾:当货代也做外贸了,你还敢找他订舱吗?

大家对她的评价呈现两极化。

有些人说她是癌细胞,要远离。


有人表示对小T十分反感:


还有人觉得小T做的事完全不可信,

当然了,也有不少肯定小T的人。

我觉得吧,看人最好把优点和缺点一起看了。
 
比如说小T,看到她,我最先想到的是她的能力和资源可以为我所用。
 
比如,她肯定知道优质的货代在哪里。
 
她肯定知道很多产品的供应链。
 
我会琢磨着自己将会多一个优质货代备选,必要的时候,找产品也会让她帮忙找,因为她跨行业找品的能力非常强。
 
同时也会看到,她这种模式有瓶颈,客户一多就玩不转了。
 
因为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精心服务很多客户。
 
在我的重点客户超过10个后,我就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业绩一直在1000-1200万刀之间徘徊,后来才找到方法突破瓶颈的。
 
所以我就一眼看到了小T的瓶颈。
 
我最没有想到的,就是小T会把我的客户给抢了。
 
或许,这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自信,以及愿赌服输的坦然。
 
对我而言,客户被别人抢了,主要就是自己能力不足,怪不得别人。
 
02
 
为啥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眼里看到的东西会如此不同,甚至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呢?
 
这就像不用的业务员看同一个询盘看到的感受不同一样。
 
有些人认为是垃圾询盘,有些人认为是好询盘。
 
我从各种留言看到的是啥呢?
 
首先是防御型从业者。
 
这类人对小T不会有啥好感。
 
他们对跨界合作的敏感,倒不是因为小T侵犯了他们的利益,而是觉得自己的舒适区和安全区被破坏了
 
他们害怕“货代也能做外贸”,就像某些业务员害怕“客户也会找工厂”一样,本质上源是行业地位的焦虑投射
 
其次是“功利派”外贸人。
 
这种人惯常用自身短视经验去评判他人。
 
比如这个:
 
 
他们默认世界是“抢”和“防”的二元关系,不理解小T那种用先付出换取客户信任和依赖,以及以专业换口碑的这种做法。
 
其实,小T的做法在任何行业都是通用的。
 
所以,他们无法想象“不抢客户也能赢”的逻辑,只能用怀疑动机来解释别人的成功。
 
再者就是认知型的外贸人。
 
这类人看到了小T做事的底层逻辑。
 
小T不是刻意跨界把手从货代行业伸到了外贸行业,而是在standby状态被客户推着走,被其他外贸业务员推着走。
 
说白了,小T是在在填空。
 
举个例子,你一个关系很好的客户你帮忙找个新供应商,你要不要去做这件事?
 
你去做了,算不上抢了别人的客户?
 
至于我,我能邀请小T当嘉宾,就代表了我对她的看法整体上是正面的。
 

我对世界的看法,是建立在凡事向内求和世界运行的底层规律之上的。

比如,我认为开放才是正道,只有博采众长才能防患于未然,让自己越来越强大。一个封闭的世界最终一定走向崩溃,没有例外。

所以,Tess外贸Club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分享嘉宾,而我也不吝把自己的经验公开写出来。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而是对人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和优点,根据自己的情况取长补短。

不得不承认,外贸圈中能做事的人是不缺的,但能把事做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能看清优缺,做对事,用对人的人。

所以,自己看不到的东西,通过别人的眼睛看;

自己没空做的事(比如找供应商),完全可以找小T这样的人去做。

有了这样的观念,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共生型系统,而不是一直防守,把自己困在一个城池里。

你看,Tess外贸Club不就是活生生案例吗?

我通过先付出的方式打造了这个平台,然后让这个平台为我输血,平台里的各方资源共享,挺好的。

PS:记得要靠近能让你长脸的人或事。
 
一个小伙伴拿了我们梅酒去找朋友,我们的梅酒给他长脸了哈。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