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你收到的不是询盘,而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剧本

我见过太多业务员,包括曾经的自己,用尽全力去服务一个“看起来要下单”的客户,最后才发现,对方只是演技在线的同行,或者仅仅是在找备胎,甚至是平台凭空“创造”的垃圾。

所以,在你眼里,询盘是机会;
在平台眼里,询盘是续费道具;
在同行眼里,询盘是他们的情报入口;
在某些客户眼里,你只是压价的筹码,仅此而已。

今天,聊聊和询盘相关的东西。

一、什么是“优质询盘”?

优质询盘的本质只有一个词:动真格。

真客户,大概率不会让你猜来猜去、拖来拖去、撩来撩去。

他们有明确的需求,知道自己要什么,公司能查到,人能对上,讲话有逻辑。

他们对价格敏感,但更在乎交期和配合度。

如果你连客户是谁都查不到,他公司在哪儿都搞不清楚就开始倾情服务,很可能最后啥都得不到。

二、假询盘不骗钱,但骗你时间。

很多新业务员一听“假询盘”,就以为是骗子,其实不然。

最常见的假询盘,往往来自你最信任的地方:

1. 平台的“温暖陷阱”

某些B2B平台为了让你觉得“效果不错”,在续费前夕,会突然推一波“高质量询盘”,看起来像大客户,实则查无此人。

你以为客户来了,其实是续费流程在推你走。

2.同行的“价格刺探”

发邮件跟你套价格、套图纸、套方案,聊得比客户还专业,但永远没有付款那一步。他们要的不是产品,是你的商业机密。

3. 中间商的“伪装采购”

这类询盘非常多,我就经常穿着马甲到处发询盘,算起来,我的马甲没有七个也有八个,而且每个都有超过10年的历史,且每个马甲都有对应的领英、Facebook、公司后缀的邮件、whatsup, 当地电话号码、名片。

我这么做,主要是发现以中国人,特别是中国贸易公司的身份联系工厂,不但被歧视,在工作上他们也不配合,甚至还会坑我。

比如 ,同样的产品,报给中国人的价格更高,这就意味着从第一步开始,我就不可能和老外做成订单。不得已,我才让客户配合我搞了不同的“马甲”。

中间商询价,很多时候就是比价,谁便宜就去哪家下单。你这头加班做方案,他那头截图发给别的供应商讨“matching offer”。

三、还有一种客户,比骗子更可怕,我称之为“劣质客户”。

他们是真客户,但是真的让你一单干完就想换行,这种客户有三个典型特征:

  • 订单小,碎批次,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 要求多,反馈慢,包装、打样、拍视频样样都要;

  • 全程陪跑,最后一句“老板说再等等”,或者干脆消失。

他们就像个榨汁机,慢慢榨干你,当你想放弃了,但想想自己已经付出了大量的沉没成本,又舍不得。

所以,业务员想做好业务,首先就要去判断客户的价值。

通常来说,我判断客户,会从5个维度去检验;

 

总结一下:

你的时间、精力、专业度,都是有成本的。你应该把它们用在有价值的询盘上。

你还要学会说一句话:

“您的需求我们无法满足,建议去别的公司问问。”

能说出这句话,才说明你不是工具人,是真正的业务员。

只有你开始用大脑做生意才开始能从“勤奋型业务员”进化成高效型业务员 。

今天就酱紫啦。

祝大家,搬砖愉快,识人精准。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