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他不是托儿,只是被洗脑了

01
前两天发的一篇文章的评论区很热闹。
这些人,用国际站做外贸等于送人头
有人说自己在国际站交了几十万,结果颗粒无收;
有人说被 PUA,没效果还怀疑是自己不够努力、能力不行;
有人说辛辛苦苦几年,换来的只有一堆垃圾询盘。
这些声音几乎清一色在吐槽。
但是,在一众吐槽的留言中,有一条很特别:
这个留言的总体意思是,国际站其实最划算,因为出国参展太贵,起步就要10万。
这条留言给了我一个提醒,在外贸行业里,很多人对渠道成本的认知,根本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别人说”。
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国际站不划算,而这个人却觉得最划算?
因为立场不同,听到的叙事就不一样。
站在国际站推销员的立场,他们会夸大出国参展的费用和难度,从而得出投国际站最划算的结论,这也是他们的一贯的标准话术。
但是,站在交了学费的小企业立场的角度,他们在评论区会说国际站就是镰刀,进去就是炮灰。
两种叙事谁都能自圆其说,但问题是:
你听到的,真的是事实吗?
还是别人包装过的故事?
我来告诉大家出国参展的真实花费。
02
以CES这种世界级的顶级展会为例。
这个展会是国际大展、行业大展、在发达国家(美国)举办。
理论上,花费应该也是非常贵的。
我们的实际费用是:
2023年 CES,9平米标准摊位(双开口)+装修,总费用 6200 美金,折合人民币44000。(这是中央馆,不是中国馆)
政府有专项补贴,我们自己到账 26,550 元。
两个人的机票费+住宿费25000左右。
这样算下来,两个人去美国参加CES展会,实际支出42470,且这个费用是出国展会中最贵的那种哦。(如果一个人,费用更低)
怎么算,企业实际出资也不可能是10万人民币吧。
你看,我所经历的事实和那位留言的人说的去国外参展“光摊位起步就10万”的传说完全不是一回事。
更何况,去亚洲发达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日本)的展会,摊位费比欧美展会便宜很多。
去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中东),摊位费甚至一万左右就能搞定。
所以你会发现:展会并不比国际站贵,甚至更划算。
你花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扔给一个流量二道贩子,为啥不自己直接去流量池捞流量?
他们一直喊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他自己不就是个中间商吗?
03
有人说那个留言的人是阿里国际站的托儿,我觉得未必是托儿,大概率是被平台的业务员洗脑了。
一些人为什么会有“展会太贵”的幻觉?
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没参展过,只是听说就轻信道听途说,把传言当事实。
推销员的叙事。
国际站的业务员最喜欢拿“展会10万起步”吓唬人。因为只有把展会成本夸大,国际站才显得便宜。只看价格,不算回报
展会成本是一次性的,但收获的是实打实的大客户;国际站看似便宜,但广告年年烧,换来的多是垃圾询盘,甚至是平台自己制造的假询盘。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展会不划算,其实是认知被操控了。
我想通过这件事提醒大家:
凡事最好自己去调查了解,不要只是听别人说。
你根本不知道,对方说话的立场是什么。
是亲身经历,还是二手传言?
是真实复盘,还是被话术洗脑?
甚至,是不是带着某种立场,在替平台说话?
外贸人要相信的,不是别人嘴里的故事,而是自己查到的数据,和亲身算出来的账。
在事实面前,所有的吹嘘,都是浮云。
今天就这样吧。
希望大家还是脑子清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