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真实案例:优雅地把大客户做死全过程

01
最近有个跟单员来求助,问该不该离职。
他想离职,倒不是老板对他不好,而是老板们彼此间的明争暗斗让他不胜其烦。
这家公司有两个股东,原本是好朋友,看好一个朝阳行业,决定合伙创业。
大股东负责前方开发客户,小股东负责后方生产,一路打怪升级,从小作坊做到几千平方的车间。
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没想到不到两年,公司却却开始迅速走下坡路。
行业没问题,客户也没问题,问题出在股东失和。
大股东把客户货款直接划到个人账户,等于掏空了公司的现金流。
小股东心里不满,但没有公开表达,而是利用自己掌握供应链的优势展开报复,用消极怠工来发泄。
结果就是,产品不合格,次品率超过30%;
明明利润丰厚(纯利润高达40%)小股东却为了3分钱成本(产品出厂价150多),让客户多等一个月。
最后,很多客户愤而退款。
业务员告诉我,光是今年,就做死了两个大客户。
这两个大客户,原本每年能贡献将近2000万的订单。
如今的局面是:
大老板在前方拼命拉客户,二老板在后方拼命赶客户走。
他夹在中间,每天面对客户的轰炸和工厂的不配合,觉得快崩溃了。
02
这个案例就是“中国式合伙”的经典缩影:
1.误把友情当契约
很多合伙人认为关系铁就不用制度。
事实上,正因为关系铁,更需要制度来约束。
没有规则,友情只是泡沫,一捅就破。
2误把个人成功当集体成功
大股东觉得,客户都是我拉来的,所以钱该归我。
小股东觉得,生产是我在扛,所以我能随便选供应商。
结果就是各算各的账,公司没人算总账。
3.误把短期得失当长期逻辑
一个只顾今天多拿钱,一个只顾今天省三分钱。
眼前是赢了小利,未来是丢了大局,把明天的路都堵死了。
俩老板这么闹,公司注定是没前途的,散伙也是迟早的事,反目成仇更是马上要发生的事。
所以啊,如果你要跟人特别是朋友合伙做生意,建议首先要抛开个人感情,完全从商业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各种坏的情况对应的预案都想一遍。
最起码的,合伙前要谈清楚退出机制,合伙中要有规则保障。
没有契约,再好的兄弟也会反目成仇。
还有就是,遇到问题一定要沟通,不能猜对方的心思。
小股东的不满本该正面沟通, 结果他选择冷暴力,把情绪发泄到客户身上。
他放弃沟通,选择沉默,让客户和公司为矛盾买单,这是何其荒谬和短视的行为!
最后说一句,合伙走到尽头,要学会体面分手。
当彼此已经互不信任,早点散伙比互相拖死强。
合伙不是婚姻,没有必要死耗。 体面分手,至少还能保留余地;继续消耗,最后只会一地鸡毛。
“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放在公司也是一样。
股东和,则公司兴;股东离,则公司亡。
外贸人请记住: 前方拼命拉客户,后方拼命赶客户走,公司活不了多久的。
至于那个跟单员,建议早点从这样的公司离职,除非他能化解两位老板的矛盾,否则只能在他们的斗争中当夹心饼干。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