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文章
不买社保,连广交会都参加不了了

01
没有展位又想要进场的人,找中介花几百块办理个进场证就行了。
没有资质申请展位又想参展的企业,找中介买个展位就行了。
这种模式,催生了大量的广交会黄牛,导致不少企业被黄牛骗钱。
如今,这条路都被堵死了。
今年的新规是,参展企业除了在出口额方面要达标,在交社保方面也要达标。
如果员工没社保,或者社保没有交够一定时间,展证都办不下来。
看到一份主办方下发的内部资料,很是感慨啊。
谁能进,谁进不去?
来,划重点,翻译成人话版本:
-
参展商证(展位负责人)
必须提供企业近 3个月社保证明。
硬性要求,没得商量。 -
参展商证(普通员工)或参展代表证
如果你是: -
正式员工:至少近1个月社保
-
退休返聘:返聘合同 + 退休证 + 关系证明
-
法人/股东家属:同户口本 + 关系证明
-
股东之间互帮:工商档案 + 股权证明 + 社保
-
同一法人旗下公司:营业执照 + 社保 + 关系证明
-
合作供货商代表:合同 + 社保 + 证明
-
翻译: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带学生证
“社保”这两个字,出现频率高是灰常高的,不管你是员工、老板、供货商,材料清单里永远绕不开这几个字:
社会保险证明
02
文件并不难懂,过去很多企业在展位批下来后,如果有多余的证和展位,会挂到市场上去卖。
只要付得起价格,哪个企业都能拿到展位,什么人都能办到证。
这次广交会主办方终于动手了,要给这些“挂名参展”的行为清个场子。
只不过,这只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底层逻辑是,你要交社保,社保直接和你是谁挂钩。
你有身份证、有公司名片、你会说外语,不好意思,这些都没用,都不能让你有进入广交会的资格,主办方只看一件事:
你有没有在这家公司交社保。
03
在新的规则下,那些想进广交会捞金的群体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比如,靠“挂靠公司”参展的外贸企业,
虽然他们有真实的外贸业务,但不好意思,条件不达标,无法参展。
不给员工上社保的公司。
即便年销售额达标,也无法申请展位。
还有哪些没有展位,想到广交会现场捞客户的SOHO、外贸公司。
我记得之前还有一些培训课,专门培训如何在广交会拉客户,现在估计不行了。
这些新规对上述人群就是一颗是沉默的核弹,无声无息就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了。
你可能心里还不服,觉得自己虽然没交社保,但真是业务员。
你是业务员,但系统不认。
没有记录,就不是。
就像残疾证,即便你失去了一条腿,如果没办残疾证,你就不是系统认可的残疾人,就得不到残疾人该有的待遇。
04
小微企业怎么办?
我建议去国外展会捡便宜。
这波新规中最受伤的,是那些想通过广交会低成本获取客户的创业者、小老板、SOHO。
以前还能抱个团、挂个靠、混进场,扫名片、谈业务,现在根本无法进场。
这意味着国内展会的门槛正在被制度化、数据化,你不得不考虑转战国外展会,或者重新思考合规成本。
别以为这只是广交会管得严,他只是比较早动手的机构。
接下来可能很多事都要社保证明了。
昨天看有人在群里发的消息,有些地方连去银行贷款都要贷款人提供社保。
这是一次清人运动,没人跟你吵,也没人提前通知你,系统在后台默默给你打了个“不合规,不推荐,不准入”的标签。
我不是在鼓吹社保制度,我也知道对很多SOHO和小微企业来说,买社保是很很重的负担。
但很遗憾,不管你喜不喜欢,合规社会已经启动了。
你的身份、你的工作关系、你的存在感,都必须留痕、可查、可验证。
广交会只是一个信号。
如你不想被挡在门外,可能现在就是调整的时候了。否则,未来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就酱,祝你好运。